刻骨铭心的纯真年代(2)

刻骨铭心的纯真年代(2)

——读作家张瑞海的长篇小说《中专时代》有感

在这部作品里同样涉及到了青春少年的青涩的爱,无论是姜正和孙娜丽在交往中产生的爱慕,还是姜正出于同情向艾春雪表达的那份爱心,以及姜正在高中期间曾经遭受打击的那份懵懂的感情,还有作品中杨岚和张晓亮相互间产生的爱恋,这些青春萌动的青涩之爱,作家没有刻意的去渲染。然而,随着三年中专时期的相互交往,按照年轻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正常表现,同学之间产生的情感,在这里就变得那样的纯净而甜美。

作家在这本书的后记上这样写到:“时光荏苒,我从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到现在步入‘知天命’的行列,一晃30年过去了。时光的镜头再次推到30年前,1982年7月,我高中毕业,参加全国高考,很幸运成为了全村学生中的佼佼者,考上了沈阳铁路机械学校,成为了一名中专生。从此,我实现了那一代人梦寐以求的梦想:身份由农民变成了市民。……3年的中专生活,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时段。它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起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自幼酷爱文学的我,在校期间,心中时常荡起描写中专生活的冲动。后来,这个冲动愈加强烈,原因来自全国114万中专生这支庞大的不容忽视的队伍。

作家自己认为创作这部作品是弥补在中专题材上作品的空缺。其实我更同意这部作品序中的概括:“作品把我们带回了纯情的学生时代——中专的学生时代。男生宿舍、女生宿舍、早自习、晚自习、集邮协会、文学小组,有过这样生活的人们立时回到那个青春洋溢的时间段。”这是一部回味最美好的学生时代的作品,无论是中学时代,还是中专时代,乃至大学时代,我们统称为学生时代,这是我们人生走过的一段让人难忘的历程,所有的学生时代都据有它特有的印记,但是那种淳朴、简单和热血沸腾是相近的。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完全地意识到自己。于是,历史被认为是对人类的合理认识;历史对于人类尤如反省和联系的意识对于为理性所制约的个人,缺少了它,兽性便会表现出来。……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成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直接的自我意识,只有凭着历史,人类才成为一个整体,才成其为人类。这是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我认为作家创作这部作品的真实意义就在这里。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