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

在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

——北京大学4名专家学者谈学习“7·26”重要讲话体会

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实现重大进步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这个论断既是对我们党的整个历史的生动概括,更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生动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实现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一是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成为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一句响亮口号,成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指导思想。二是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要思想和理念。这些重要思想和理念从社会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上提出了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点和方向,属于实现中国梦具体实施层面的问题。三是全面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基础,从文化价值观方面规设了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13亿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四是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命题。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具体步骤和措施。五是提出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一系列思想,诸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首位、坚持用打仗标准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等等。

这些伟大成果是我们党的精神传统不断升华的结果,是十几亿中国人民勤劳奋斗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结果。也正是有了这些理论创新,才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得到朝气蓬勃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宇文利(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立志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不仅回顾与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而且系统总结了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了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唯物辩证法,提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时代方位、实践方位和发展大局上来思考。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之于治国理政的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集中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哲学智慧和理论素养的表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哲学,是治党治国治军的根本价值观和方法论,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顶层设计的思想理论法宝。全党要高举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主题,全社会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践行,都需要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不仅存在于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存在于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

当今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思想多元、观念多样、价值多维、形势多变,在不少领域甚至是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学院建设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和学术自信,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深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价值独特性、学术生命力和话语表现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声音清楚地讲出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准确地传出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华章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