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化
加快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化,拓展发展新空间,是数字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分享经济、O2O、众包等各类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壮大,我国服务领域互联网化进展很快。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网上服务零售额增长速度呈现加速趋势。但从总量上看,服务网上零售占全部网上零售的比重较低,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高速发展,O2O模式的兴起,使交通出行、旅游、餐饮、健康、个人服务等数据化、互联网化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服务的特殊性,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在服务领域的加快渗透。
打造数字经济核心技术
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走过的道路来看,模仿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乃题中应有之义。我国具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这为我国实现数字经济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例如,依托用户数量,我国移动支付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已不存在技术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未来看,关键是建立鼓励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推动技术应用与研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鼓励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原创商业模式。微创新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高度重视核心技术、非对称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要重视数字经济领域的微创新。
推进数字经济国际化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化面临着较好的机遇,比如,中国数字经济代表企业持续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2017年以来,中国境外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其股价表现都超过了同期指数表现,涨幅超过了国际代表企业。阿里巴巴、腾讯还历史性地进入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名。再如,中国数字经济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已具有一定基础。阿里巴巴收购了东南亚电商龙头Lazada、入股印度支付领先企业Paytm;腾讯收购了一大批国际游戏企业。应该看到,虽然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国际化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化水平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数字经济代表企业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营收,都是国内部分占据绝对主导。在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我国仍缺乏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产品、服务和业态,大量软硬件企业即使基于开源代码,其产品在国际上与主流厂商形成对接的仍不多。未来,发展数字经济还要在国际化上多下功夫,要打造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品,更全面参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在国际规则制订、标准选择中的话语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