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暨基地工作会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暨基地工作会议

摘要:孙蚌珠表示,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会把北京市的重点基地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平台建设,做到通过有效的机制聚合各方力量,做到聚焦重大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从而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9月3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暨基地工作会议”。北京大学王博副校长、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韩昱副部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崔新建主任、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占安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先后致辞和讲话。

王博指出,北大党委一直非常重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今天学习“7·26”讲话精神的会议应该说是整个北大党委乃至马院和基地工作的一个部分。他认为,北大的文科、哲学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最新阶段研究的新发展,应该符合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发展战略的时代需求、应该遵循学术和思想发展的规律、应该匹配北大自身的红色传统和优势特点。

韩昱指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是宣传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长期任务和现实任务,为目前市委迎接十九大宣传报导的部署奠定了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北大马院组织的这次研讨会,既是全党学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活动的一部分,又因北京大学的特殊地位在引领理论宣传研究方面发挥了作用。

崔新建介绍了北京市哲社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联合建设的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他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继续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二是希望北大校方能够在研究基地建设的机制方面继续探索更好的模式、在北京的基地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陈占安强调,北大马院的研究基地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有所建树,弥补学科建立12年以来的一些不足,积极推动尚处于薄弱状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他还指出,学院应该依托研究基地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

孙蚌珠表示,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会把北京市的重点基地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平台建设,做到通过有效的机制聚合各方力量,做到聚焦重大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从而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这个研究的过程会带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发展和加强,促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人才培养这两项中心工作。

会上,顾海良、张国祚、杨河、王炳林、关海庭、高岱等专家学者分别就学习贯彻“7·26”讲话精神和围绕基地建设详细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北大马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做总结发言。会上还给基地顾问颁发了聘书。会议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程美东教授主持。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