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精准扶贫的号角

吹响精准扶贫的号角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纪实

摘要: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8313元,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有个十八洞村。村旁山中有18个溶洞,洞洞相连,深不可测。这个苗族聚居的山寨地处我国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中心地带,全村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长期陷入贫困。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

今天,记者欣喜地看到,十八洞村已经摘掉贫困帽子,走进了金色的秋天。

总书记来了

2013年11月3日,在十八洞村,习近平到苗族贫困村民施齐文家中看望,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他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在与老百姓座谈时表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贫困地区基层干部长期风里来雨里去,对他们要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9月7日,31岁的村民龙先兰对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是孤儿。奶奶去世后,我抱怨命运不公,破罐子破摔,不务正业,时不时醉倒在路边。我到外地打工,工友问我看电视没,说总书记去十八洞村考察了。我琢磨村里是不是会有变化了,就回来看看。县委扶贫工作队龙秀林队长跟我结了帮扶对子。我当时没信心——文化呀资金呀老婆呀都没有,连屋子都还漏风漏雨,怎么脱贫呀?队长说,别急,慢慢来。他介绍我学养蜂,又在村里张罗举行相亲大会,结果就找到了她。”

“她”,吴满金接上了腔:“我是外村的。先兰上台表演才艺,没说什么话,一连做了几十个俯卧撑。有力气,人憨厚,我就跟了他。”

2014年年初,龙先兰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从花垣镇的一个养蜂基地引来优质蜜蜂种,试养了4箱原生态蜜蜂。队长龙秀林带他到周边村寨及县内外的一些养蜂基地取经。当年,他卖蜂蜜和蜂蜡,收入5000多元。2015年,龙先兰贷款3万元增修蜂箱、引进蜂种、扩建蜂场。日子由苦到甜,婚礼于今年1月举行。龙队长送上一副对联:“孤儿不孤全村个个是亲人,贫穷不贫苗寨处处见精神。”

“总书记牵挂着困难群众,我们应该加油干!”龙先兰如今是养蜂能手,还干起了村里的义务消防员,能干的妻子被选为村妇女主任。龙先兰在记者采访本上留言:“感谢总书记,我脱单了,我脱贫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