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2)

全面深化改革带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2)

“为谁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可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充分体现。正因为始终坚持这个政治立场,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改革发展成果已越来越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但同时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终要靠发展,但也离不开制度创新。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不仅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而且让改革成果更多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经济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出一批标志性、关键性改革举措,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发挥,改革推动发展的动力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收入水平提高,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实际增长62.6%,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在民主法制领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铺开,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等改革举措顺利推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司法公正对法治的保障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在文化领域,改革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劲势能不断释放,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社会领域,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集中推出一批重点改革举措,办成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统筹推进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党内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密切。各领域改革协调推进,从各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

“怎么改”——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坚持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努力使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意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召开38次会议,内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2014—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278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了455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方案1204个,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负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重大作用,彰显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落地达标的根本保证。

充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伟力,谱写了改革新篇章。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仍然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领导干部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扩大改革受益面,扎实做好重点民生工作,更好为人民造福。各级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骨干。调动改革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进一步焕发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确保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发扬钉钉子精神,把改革部署落到实处。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党中央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是一张好蓝图。我们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按照这张好蓝图一干到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讲得最多的内容之一就是落实、督查。他反复强调,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