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2)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2)

摘要:这些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治蜀兴川事业在攻坚克难中迈上了新台阶。

毫不动摇推动四川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省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即使发生芦山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在应急抢险之后也很快把全省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特别是坚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去年全省经济总量达到3.268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经济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扎实开展创新创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重要要求。省委鲜明地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发展的“一号工程”,采取有力措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列出9张清单全力抓落实,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产业“三个支撑”,推动四川加快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6万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5年提高6个百分点。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省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大力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省2/5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取消生态脆弱地区GDP考核,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全面落实河长制,率先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扎实抓好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巴山蜀水在绿色装点下变得更加美丽。

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下一番“绣花”功夫。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尤其是彝区藏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省委在通过发展整体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驻村帮扶机制,创新设立“四项基金”,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省级领导和各级干部带队开展8轮全覆盖调研督导。尤其把藏区彝区作为重中之重,聚焦深度贫困县,在彝区实施“十项扶贫工程”、落实17条特殊支持政策,在藏区推进“六项民生工程计划”,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4.3%,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