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向马克思学习

王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向马克思学习

从根本上而言,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当我们选择了教师,特别是党校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就注定要把读书、写作、思考、研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名党校教员,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基础工作。俗话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一定意义上讲,党校教员的科研水平决定着教学水平。从长远来看,党校的年轻教员从一开始就应该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上“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研究自己教的,教自己研究的”。

从事理论研究,要有发自内心的挚爱。在理论研究中,这种挚爱不是挂在口头上随便说说的,也不应该成为装点门面的好听词语,而是从内心生长出来的一种真实的情感与渴望,这种挚爱来源于对理论、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理论研究中,没有兴趣,事倍功半;有了兴趣,事半功倍。有了挚爱、有了兴趣,才会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意志定力,才会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孜孜探求,才会有不期而遇的灵感纷至沓来,才会有抑制不住的创作激情与渴望,文思泉涌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从事理论研究,要有良好的科研环境。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一个人自身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一点作为状况,取决于他在生命旅程中所遭遇到的他人以及召唤着他的种种可能的信念。”作为党校的科研工作者,当自己的学术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同行褒奖的时候,一定要常怀感谢之意、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很多时候,在理论研究中要有所作为,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一定离不开风清气正的科研大环境。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那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代中国,我们既享受着时代赋予我们人生出彩的光荣与梦想,同时也遭遇着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这样一个转型与变革的时代,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必须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今昔,以便认清自己的实际状况。

从事理论研究,要向大师学习,向马克思学习。在欧洲,1816年10月28日,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作《〈哲学史讲演录〉开讲辞》时曾深刻地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大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尽管200年过去了,但是黑格尔所描述的现象在当下依然若隐若现地存在着。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写作、研究,这本身就是对真正自我的追寻,也是对社会良心的一种坚守。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应自觉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向马克思学习。学习他诚实研究、冷静钻研的治学精神。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尽管不赞同当时在英、法等国流行的种种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但他认为只有在“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在学问人生的路上,恩格斯也曾谆谆教诲:“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当然,“光荣的路是狭窄的”。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更应成为我们追求的一份事业、一份志业。因此,要有一种“马克思的精神”:“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作为党校教员,在学问人生的大道上,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心态不断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