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郑风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4)

四、“六个精准”让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贵阳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2020年,正好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讲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同志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以两个“重中之重”思想为指导,贫困问题突出地区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理应当好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精准扶贫战略要求,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要强化贫困地区各级特别是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职能。“十三五”期间,党政主要领导应担任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负责人。此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是跨部门和主流化的核心枢纽,能够整合各方面资源。在这一框架下,省市两级重点做好扶贫工作的宏观统筹,做到决不让一个地区掉队;县乡两级重点做好扶贫和民政、人保、教育等部门的制度政策的衔接,对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排查,保证“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一)扶持对象精准

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

在目前情况下,贫困村应该包括四种人群:具有发展潜力的贫困群体;缺少发展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体;收入略高于贫困线或刚刚脱贫的群体;非贫困群体。从精准扶贫角度,目前开发式扶贫的主要对象是第一类群体;对于第二类群体,要重点做好扶贫与社会救助政策的衔接工作,发挥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的托底作用;第三类群体实际上也属于脆弱人群,在风险和灾害面前容易返贫,因此要协调好信贷、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对于第四类群体,要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和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条件,激发他们发挥能人的带动效应,既为村庄减贫创造有利宏观环境,巩固和扩大扶贫工作成效,也使自身走上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项目安排精准

贫困山区虽然耕地少,但荒山丘陵有时也是聚宝盆,关键是要打造一条完整产业链。我举一个例子,橄榄油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用油,四川省开江县根据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将油橄榄产业作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重点推进,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经营管理,解决油橄榄种植户单个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提高油橄榄产量和效益。

要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性产业,必须不断延伸油橄榄产业链。四川省开江县与中国林科院油橄榄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使油橄榄产品开发向纵深发展,全方位打造油橄榄精深加工链条,开发系列产品,包括橄榄鸡、橄榄鱼、橄榄酒、橄榄护肤品等特色农副产品。

(三)资金使用精准

要保证到户项目有资金支持,资金跟着精准扶贫项目走。这就需要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并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力度,给予对贫困户情况更了解的地方政府在资金使用上更多自主权。我举一个例子,开江县回龙镇通过让贫困户入股,使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回龙镇陈家沟村成立四季花果协会,建立特别党小组,通过引进企业发展观赏茶花980亩,带动470余户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建立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农户按占地所种茶花树销售总额的3.5﹪分红,通过协调贫困户小额信贷100万元入股茶花基地,茶花公司为每户贫困户前三年每年按10000元分1000元的比例进行分红。

(四)措施到户精准

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从产业、安居、医疗、助学、民政兜底等方面进行综合施策。我举一个例子,即使在一个村庄内部,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往往也是不同的,要做到精准帮扶就需要以“户”为项目单元,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一些贫困户由于缺乏商品化的产业而普遍没有利用基础设施提高收入的能力。一些到户项目因为贫困户负担不起配套资金就不能参与。扶贫移民搬迁中,有的贫困户负担不起搬迁成本而出现“搬富不搬穷”。金融扶贫中,有的贫困户由于没有抵押和担保而经常被排除在外,难以获得贷款。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重点探索和建立贫困户的受益机制。在产业发展和创收方面,重点探索如何将贫困户纳入现代产业链,以解决贫困农户经常会面临的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组织模式,利用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入股获取分红收入,同时鼓励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或合作社来获取稳定的土地租金,帮助贫困户为公司或者合作社打工来获取工资收入。在移民搬迁项目中,采用差异化补贴政策,增加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建房补贴,同时通过控制建房标准来降低搬迁成本。在金融扶贫中,通过信贷、保险和抵押等综合金融改革,进一步加强贫困户获得资金的能力。

(五)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

由于贫困村干部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能力较弱,加上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村级治理能力短期内难以提高。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内大幅提高贫困村的管理水平。为此,扶贫工作队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一是帮助村两委改进贫困户的识别方法,协助解决识别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矛盾;二是协助村两委建立有效扶贫到户机制,让贫困户真正受益;三是对村级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六)脱贫成效精准

要达到脱贫成效精准,前面的五个精准是保障。在此基础上,需要强化对脱贫效果的科学考核与评估,防止成果造假和贫困人口“被脱贫”现象的发生。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贫困户脱贫退出工作机制,严格退出程序和标准,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继续稳定脱贫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做到脱贫不脱钩,确保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稳定脱贫。

2013年底起,以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为标志,我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标志,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至2016年底,我国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91万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下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1.1%下降到2016年的9.4%,累计下降11.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9个百分点。贫困规模从2012年的3121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1411万人,累计减少1710万人,下降幅度为54.8%。

二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名义水平是2012年的1.6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5倍。2013-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5元,是2012年的1.65倍;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水平是2012年的1.52倍,是2010年的2倍,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2013-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2.7个百分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年均实际增长11.1%,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8.4%,比2012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性收入占比提高。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880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6.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4.1%,比2012年提高4.1个百分点。统计数据显示,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对传统农业依赖下降,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三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持续提高,质量不断改善。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331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1.7%,且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6%。消费结构明显优化,吃饭穿衣支出占比下降。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户均住房面积为137.2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19.1平方米。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传统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稳步提高。

四是贫困地区农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文化医疗水平明显提高。(1)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达到98.2%,比2012年提高4.9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信号的自然村比重为81.3%,比2012年提高12.3个百分点;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为63.4%,比2012年提高25.1个百分点。2016年,贫困地区村内主干道路面经过硬化处理的自然村比重为77.9%,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通客运班车的自然村比重为49.9%,比2013年提高11.1个百分点。(2)教育文化状况明显改善。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16岁以上家庭成员均未完成初中教育的农户比重为16%,比2012年下降2.2个百分点;79.7%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幼儿园便利,84.9%的农户所在自然村上小学便利,分别比2013年提高12.1和6.9个百分点;有文化活动室的行政村比重为86.5%,比2012年提高12个百分点。(3)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0.4%,比2012年提高7.0个百分点;91.4%的户所在自然村有卫生站,比2013年提高7.0个百分点。

五是我国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从1978年到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3亿,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至2016年的4.5%。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极端贫困标准,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1981年至2013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8.5亿,占全球减贫总规模的69.3%,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5年发布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在全球减贫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中国精准扶贫的新理论、新实践也为全球减少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体上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基本方略的脱贫攻坚战进展顺利。但是,困难不能低估,问题不能回避。就目前各地实践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硬骨头”还没有完全精准瞄准。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的瞄准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深度贫困地区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地区。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也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些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大部分贫困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无人管事;人才严重流失,无人干事;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基础设施滞后,陈规陋习严重,发展基础不牢。深度贫困群体主要是因病致贫返贫群体。截至2016年底,全国还有4335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比例从2015年的42%上升到2016年的44%。

二是工作中仍存在不严不实不精准问题。表现在,脱贫计划脱离实际。有的地方违背客观实际,层层加码提前脱贫时间,患了“急躁症”。有的地方认为贫困人口不多,脱贫任务不重,按时完成没有问题,犯了“拖延病”。有的政策措施缺乏针对性操作性,没有有效落实。有的把脱贫工作“文件化”“会议化”“表格化”,有的把大量资金用在垒大户、堆盆景、制作精美挂图展板上。有的驻村干部不驻村假驻村,帮扶措施没到位。有的甚至在考核评估中弄虚作假,搞乔装打扮,组织群众统一答复口径,试图在考核评估中蒙混过关。在贫困识别上,有的地方“搞摆平”,人为割裂低保与扶贫,导致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未纳入建档立卡。在精准帮扶上,有的表面看帮扶到户到人,实质上还搞一刀切,是缩小版的“大水漫灌”。在贫困退出上,有的算账脱贫,有的突击脱贫,有的一兜了之,脱贫质量不高。

三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不精准问题。贪污挤占挪用等老问题仍时有发生。在乡村两级尤为突出。中央纪委监察部2016年通报的扶贫领域突出问题325起,有86%涉及乡村干部。资金闲置滞留等新问题逐步显现。随着扶贫投入增多,权限下放到县,一些地方能力未及时跟上,项目规划不科学不合理,接不住、整不动、用不好。2016年资金闲置问题占到审计发现问题的三分之二。资金使用公开透明不够。群众和社会不知道,在老百姓眼里,投向“三农”的钱,涉及农民的事,都和扶贫有关,这方面的监管亟待加强。

四是精准扶贫主体(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从帮扶工作来看,有的地方为图省事、赶进度,大包大揽、送钱送物,“干部干、群众看”,造成养懒汉。从贫困群众来看,有的穷怕了不敢想,安于现状,单纯依靠外界帮扶被动脱贫。有的穷惯了“等靠要”,靠穷吃穷,依赖政策不愿脱贫。如果不能充分发动贫困群众,扶贫就只是治标不治本,帮扶效果就很难可持续。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2月21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该次学习以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为主题,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3月,习近平同志在两会期间提出“绣花式”精准扶贫重要思想。3月31日,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听取2016年度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严格考核、确保精准退出作出新部署。6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破解深度贫困问题之策。习近平同志上述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精准扶贫思想,为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跟本遵循。

行百里者半九十。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最艰巨的任务依然是脱贫攻坚。现有贫困大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难啃的硬骨头会越来越多。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发出了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发出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责重山岳,时不我待。唯有迎难而上、一鼓作气,举全党全国之力,撸起袖子加油干,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现在,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贯彻,四梁八柱性质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氛围已经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脱贫攻坚成绩显著。山西联动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森林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五大项目,通过组建造林合作社等,帮助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脱贫。四川针对大小凉山彝区、川西北高原藏区整体深度贫困地区,制定了大小凉山彝区扶贫规划和方案、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行动计划、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方案,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乌蒙新村、扶贫新村建设。云南对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独龙族群众在打通进山隧道后高兴地给习近平同志写信。湖南针对湘西州深度贫困问题统筹推进产业、就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教育、社会保障等“十项工程”。

近年来,我到过不少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认为我国的精确扶贫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选择有经营能力的人当村庄带头人。近年来,我走访过不少村庄,发现贫困村庄与富有村庄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村庄的带着人缺乏经营能力。许多贫困地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倒是有不少村庄的自然资源非常好,但村庄农民呈现原子化状态,一盘散沙,形不成合力,让资源一直在沉睡之中。通过让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当村干部,通过资源的整合,完成可以脱贫致富。我举一个例子,近年来贵州六盘水市通过制度创新,引进一批煤老板回村创业,这些人由于有经营能力,回到村庄后,通过办合作社,对全村的资源重新整合,不少地区实现快速脱贫致富。我国过去的超级村庄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新的超级村庄,无不都是有经营能力的人在经营。

(二)充分利用农村多功能性来脱贫致富。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其实可以有诸多功能,目前只是利用了很少的一部分。我认为农村至少应该有四大职能。一是农村居民居住的地方,二是农产品生产的地方。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只是挖掘了这两个职能。其实农村还可以成为城市居民旅游观光度假的地方,成为老龄化社会城市居民养老的地方。而后两个职能在发达国家很盛行。让农村变成山清水秀风光好的地方,吸引城市居民来消费。

(三)打破目前城乡资源流动障碍,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与农业。目前,资源只是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未来应该打破制度障碍,允许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

(四)大力向农村投资,提高贫困村庄基础设施水平。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往往是“行路难、饮水难、通信难”。要想真正脱离,必须改变贫困县的基础条件。四川省开江县在扶贫过程中,抓着扶贫问题的“牛鼻子”,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通过政府支持、项目拉动、企业参与、村级配合等方式,对贫困村的路网、水利、危房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投入,有效地改进了贫困村的基础环境,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设施的改进,贫困户出行方便了,种出的产品也可以比较容易走出去,外部的资源也比较容易进入,消除了资源互动障碍,让贫困地区进入到发展地区的网络中去。

(五)重视精神扶贫建设,将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孝结合起来。精准扶贫仅有物质扶贫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两条腿走路,重视精神扶贫的设,通过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让农村贫困老年人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援助,过上真正的幸福晚年生活。将孝道文化融入到精准扶贫过程中,将物质帮扶与精神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将扶贫与扶孝结合起来,为精准扶贫的推进出实效、上台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意味着,届时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同时也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继续走在全球减贫事业的前列。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