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泰岩: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及其政策取向

黄泰岩: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及其政策取向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是做好新时代全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说清楚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但为什么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劳动资料的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进入不同时代,不同时代必然带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1.抓主要矛盾是我党长期积累的基本经验

抓主要矛盾,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基本经验。毛泽东指出,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的八大就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从而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重新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等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引领我国经济取得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不仅如此,在实现高速增长之后,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经济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2013—2016年平均增速达7.2%,改写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日本、韩国等经济体虽然也实现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但结束后都进入了中低速增长的轨道,如韩国1992—2007年平均增速5.68%,2008—2015年为3.11%,而日本1974—1991年平均增速4.09%,1992—2015年仅为0.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6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只有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判断,才能明确方向,并制定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引领我国建设、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要求,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必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方向,明确目标和任务,从而引领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