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行动指南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有新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理论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因此,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行动指南。
首先,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需贯彻落实创新和开放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主要原因是发展阶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就是从低收入阶段跨越到中高收入阶段,过去那种依靠高资本积累、低劳动成本、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要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要实现动力机制的转换,也就是要把过去以高资本积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转换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上来。技术进步的来源就是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但要培育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现阶段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也是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对外开放与之前的对外开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开放。不仅仅是出口导向和吸引外资的那种初级阶段的单向对外开放,而且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中国经济深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背景下,逐步从出口鼓励和引进外资转到出口与进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这种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必由之路。
其次,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必须贯彻落实协调、绿色和共享发展理念。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居民收入差距大,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等。这些不平衡状况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经济起飞阶段,在工业化加速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上升为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自然上升为头等重要任务。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上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把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共享发展是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贫困问题,使基本公共产品的分配更加公平。通过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协同,最终是要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不是两个互不相关的问题,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也能同时解决不平衡问题,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要全面地、完整地、同步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能有所偏废。
(作者:郭熙保、柴波,系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