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春:新时代需要认识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3)

徐光春:新时代需要认识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3)

七是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

十九大报告有一段关于生态问题的深刻阐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段文字把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关系摆出来了。显然,这一阐述是针对当前和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造成影响生产发展、损害生活改善、破坏生态优化的严重问题而讲的,凸显了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这三者关系的重要性。发展经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说明发展生产是十分重要的,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说明改善生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说明保护生态是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要辩证统一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来。

八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者关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工作处在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发展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质量不高、效率不佳、动力不新三大问题而采取的变革举措。质量、效率、动力是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关键问题,在这三大领域进行变革,转变理念、转变方式、改变现状,就抓住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树起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建立。虽然这三大变革每个变革的着力点不同,但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有一项变革不力,就会影响其他两项变革的成效,从而影响共同目标的实现。这共同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三者辩证统一的归宿。

九是农民、农业、农村三者关系

“三农”问题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改善、事关共同富裕的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困扰我们已久的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战略的主要精神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阐述把农民、农业、农村三者关系摆正了,把破解“三农”难题的思想原则、实现途径、工作目标也讲明了。“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是农业、农村的主人,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对象,在“三农”中处于主体地位。“农业”是农民、农村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农民、农村的生命线,也是农民、农村联结的纽带,在“三农”中占有主导地位。“农村”是农民的居住地、农业的根据地,在“三农”中具有载体地位。三者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农村的繁荣问题。正因为如此,十九大报告把“产业兴旺”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条总要求中的第一条。显然要以“产业兴旺”为首要抓手来振兴乡村,来解决“三农”难题。总之,“农民、农业、农村”三者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关系,要统一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来。

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

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这段阐述中,我们可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三部分文化组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部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祖根文化、源头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作用。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充满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的文化,是革命斗争的产物,也是革命斗争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丢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各种文化中中国独有的文化,至今仍发挥着重要激励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是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推进改革开放热情、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统一于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

十一是创客、创新、创业三者关系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第一要义是创新,也就是说创新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决定发展。在谈到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时,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句话就点出了三个关键词,即创客(也就是社会主体)、创新、创业。这三个关键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三大要素。“创客”是创新、创业的主体,离开了创客,创新、创业无从谈起。“创新”是创客的实践活动,是创业的实现途径,没有创新,创客就不成其为创客,创业也只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创业”是创客的价值追求,是创新的实践目标,没有创业,创客就失去存在价值,创新就成了“竹篮子打水”。因此,实施创新驱动,一定要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创客、创新、创业这三要素的关系,三者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统一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三者中创新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要激发和保护创客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创业努力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5”重要讲话中指出:“对高级干部来说,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一般理解还不够,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要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前面讲述的十九大报告涉及的十一个重大关系问题,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需要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的实践问题。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只有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工作的领域、工作的单位,深入思考、正确把握一些事关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事关大局的重大关系问题,才能履行好自己的使命,担当好自己的责任,把十九大精神真正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任务实施好、推进好、实现好。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