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无人售票推行前后:乘客投币内容十分“丰富”

公交无人售票推行前后:乘客投币内容十分“丰富”

摘要:上世纪90年代,京城公交线路刚实行无人售票时可没有IC卡,而是采用投币的方式,且不设找赎。等晚上公交收款员清款时会发现,乘客投的硬币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商场用的存包牌,也有老虎机吃的“角子”,甚至还有钢片……

▼1994年7月15日,《北京日报》1版

▲1994年,北京公交第一天实行无人售票。 程玉扬/摄

▲1994年8月2日,《北京日报》1版

▼1993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2版

▲1996年,为做好第二批无人售票线路开通准备,市公汽二公司在站牌处设立黑板,宣传无人售票知识。刁立声/摄

1994年10月9日,《北京日报》2版

▲1994年9月25日,《北京日报》6版

1996年7月24日,《北京日报》2版

▼1996年6月18日,从北京火车站至北京西站的122路等16条无人售票公交线路正式开通,为市民出行带来方便。程玉扬/摄

▲1996年6月20日,《北京日报》2版

1996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8版

▲2001年4月20日,《北京日报》5版

1999年6月7日,北京首条IC卡公交线路开行。当日,从衙门口至公主坟的16辆无人售票605线路公交车全部安装上IC刷卡设备上路运营。 翟伟/摄

▼2006年6月6日,《北京日报》5版

现如今,人们在北京刷卡乘公交地铁已非常普遍。上世纪90年代,京城公交线路刚实行无人售票时可没有IC卡,而是采用投币的方式,且不设找赎。等晚上公交收款员清款时会发现,乘客投的硬币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商场用的存包牌,也有老虎机吃的“角子”,甚至还有钢片……

7条线路率先试点无人售票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公共交通已出现无人售票的方式,紧接着,我国广州也开始推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运力相等、司乘人员减少约一半的情况下,乘客上下车自觉,公共汽车运行秩序良好,司乘人员漏售车票和贪污票款等现象明显减少。(1994年1月15日《北京日报》3版,《广州实行公交无人售票运营》)

北京公共电汽车实行无人售票是从1994年开始的。

按照本报1993年10月14日2版消息《自动售票机研制成功》记载,当年,市客车总厂成功研制出自动售票机。这种机器采用电动装置,具有卷票、裁票、给票功能,其投币装置为硬币、纸币两套系统并用。这些技术为实行无人售票提供了可能。

1994年8月,本市7条公共电汽车线路率先试点无人售票,分别是:无轨电车114路、公共汽车7路、49路,双层公共汽车特1、特2、特3、特4路。实行无人售票后,114路、7路、49路车票价统一定为每人次两角,特1、特2、特3、特4路票价统一定为每人次两元。

据本报1994年7月15日1版《七条公共电汽车线路下月起实行无人售票》一文报道,这7条线路运营的公共电汽车上均安装了投币机,取消了近百名售票员,代之以乘务员监督投币。双层车乘客一律从前门上车,由司机监督乘客投币;114路、7路、49路车乘客一律由中门上车,前后门下车。乘客使用纸币、硬币均可,但必须自备零钱,投币机不设找赎。114路、7路、49路车月票仍有效。

之所以选择在这7条线路上试点无人售票,是因为当时这些线路道路条件好,客流比较稳定,满载率较低。不过,或许是老百姓对这种在北京头一遭出现的新事物太感兴趣,实行无人售票首日,乘客盈门。114路一位早班监票员说:“平常头两班车除了上早班的,没什么乘客。今儿‘邪’了,头班车人就不少,还真往投币机里扔钱。”(1994年8月2日《北京日报》1版,《无人售票头一遭儿》)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