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清明:“踏青、寒食、春趣”

寄语清明:“踏青、寒食、春趣”

摘要: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应该家人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这位行人却孤身一人在路上,又逢风吹雨打,心境怎不悲凉纷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著名的《清明》诗句,勾画了一幅梦境般的丹青水墨——前两句营造着凄迷感伤的氛围,后两句点染了鲜活灵性的画面。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有时却细雨绵绵。那么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应该家人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这位行人却孤身一人在路上,又逢风吹雨打,心境怎不悲凉纷乱?

春来:心寄情思犹踏青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人们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但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后来由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今天的人们在清明仍保留着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摆放供品,于坟前祷祝,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也正是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因此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踏青节。

春语:愿君勤政更清明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流亡中的重耳只剩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追随着他。有一次重耳饿晕了,忠诚的介子推从腿上割肉烤熟了给他吃。

19年后,重耳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对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他忆起旧事,请介子推受赏封官,介子推不愿意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逼其出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拒不出来,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有片衣襟上题了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他还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做成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只见坟前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他编了一个柳枝圈儿戴在头上,把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春趣:真心插柳柳成荫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相传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止冷餐伤身,所以以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因此清明节既有祭扫逝者的悲酸,又有踏青游玩的诗情。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是古代清明节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清明前后种植树苗成活率高,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放风筝也是清明时人们喜爱的活动,有人把风筝放飞后便剪断牵线,任清风把它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还有人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就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而插柳戴柳。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又值柳条发芽,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

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据悉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到了清明,人们特别是女人们,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这一天女人们玩得十分痛快,因此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闻莺)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