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主题溯源

清明主题溯源

摘要:清明前后气候变暖,万物勃发,欣欣向荣,所以古人很看重这一节气。不过从汉代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清明一直是作为季节时序标记的节气存在。

清明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先秦典籍中已出现,《逸周书·时训》称:“清明之日,桐始华”。清明前后气候变暖,万物勃发,欣欣向荣,所以古人很看重这一节气。不过从汉代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清明一直是作为季节时序标记的节气存在。唐宋时期,清明节逐渐与上巳节和寒食节相融合,上巳节的“祓禊”与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逐渐消亡,成为一个以踏青、扫墓为主要活动的节日。唐宋时期逐渐定型的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以户外活动即扫墓、踏青为主,兼有肃穆(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

祭祀扫墓是清明节重要主题,主要继承了寒食节传统

清明祭祀扫墓,主要继承了寒食节传统。唐宋时期随着清明、寒食、上巳三节的融合,扫墓成为这一节日的重要主题。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节:“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南宋《梦粱录》记载清明节时“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明朝清明节祭祀被官方进一步规定。《明史》记载:“上陵之祀,每岁清明、中元、冬至凡三”。民间祭祀活动更为普遍,在这一天不光要祭拜,还要修整墓地,为墓地除草添土。清明节无人祭拜之墓,往往被看做孤坟。清代习俗基本沿袭明代,不过扫墓之日除清明外,还增加了霜降这一天。《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此外,据说旧时北京人清明扫墓活动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邻近清明的“单”日举行。

清明前后的春游活动,其历史比祭祀活动还要悠久

清明前后的春游活动,更多地继承了上巳节传统,其历史比祭祀活动还要悠久,活动也更加丰富。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清明时节长安士女出游场景:“长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唐代人们没有了上巳节“祓禊”的虔诚态度和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庄重心情,开始尽情地游玩,这时的清明节甚至成为当时新科进士举行宴集的节日。《东城父老传》记载:“清明节士开宴集于曲江亭。既撤馔,则移乐泛舟,又有灯阁打球之会。”据《唐诗纪事》记载,曲江之会,行市罗列,长安几为之半空。不少公卿世家也借着这一机会来挑选东床佳婿,“公卿家率以是日拣选东床,车马阗塞,莫可殚述”。

宋代清明节踏青之俗比唐代还要兴盛。《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记载:“田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深缡,接踵联肩,翩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都城人民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除春游外,清明节人们也要享受各种美食。

明清时期的清明节活动

明清时期清明出游盛况有所衰落。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清明节祭祀与春游合而为一:祭祀扫墓时都庄严肃穆,规规矩矩,但仪式结束后,就变得非常轻松,从对逝者的尊敬中转入对自然的亲近。如明代北京城居民清明祭祀后,“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有歌者哭笑无端,哀往而乐回也”。客居京城,无法回家之人往往在清明节到西直门外高梁桥踏青。《帝京景物略》记云:“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

清代清明习俗与明代大同小异,扫墓完后即在郊外春游、野餐、放风筝。《帝京岁时纪胜·三月清明》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此外清明这天还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头上。民谚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或“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的说法。

总之,清明的主题不只是扫墓,更重要的是扫墓和踏青相结合。祭奠先祖,除了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也使后人获得了精神慰藉。踏青郊游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满怀积极的生活态度。清明的娱乐活动,恰恰也代表着我们有战胜悲伤、困难的勇气。

(作者为北京社科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