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2)

努力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2)

摘要: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加强党史、国史主流话语的宣传与传播,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三、构建党史、国史研究话语权的指导原则

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加强党史、国史主流话语的宣传与传播,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南。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从根本上说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地位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在党史、国史领域主导权的斗争。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党史、国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着力解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解不深、领悟不透,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功力不足,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高水平成果不多等问题,并根据党史、国史研究的特点,正确吸收和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有益方法和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党史、国史研究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二,坚持以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为学科基础。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必须要有坚实的学术支撑。实事求是、扎实严谨、客观公允的学术研究,是党史、国史宣传与传播的生命力、说服力、影响力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对文献史料、影像史料、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分析,特别要重视档案文献的运用,提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思辨能力,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忠实记述历史,坚持秉笔直书,注重信史构建,增强党史、国史研究的科学性。

第三,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在不断完善党史、国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要把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为基本职责,继承和弘扬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积极适应中国特色智库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以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研究为主线,以党和国家治国理政基本经验研究为重点,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策研究,更好地发挥党史、国史研究的资政育人作用。

第四,坚持确立主流话语权与贯彻“双百”方针相结合。党史、国史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要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精神承担起构建党史、国史话语权的重要责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积极做好党史、国史的研究、宣传和传播工作。同时也要广泛联系和团结各方面学者,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导向作用。要划清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政治上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学术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相结合。党史、国史话语权的构建,应当着力于党史、国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的拓展,宣传与传播方式的创新,以全方位、体系化、科学化的正面宣传,形成反映国史主流、本质和规律的强大正能量。同时,在事关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针对性地抵制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以严谨的学术批评和辨析,划清历史是非,澄清模糊认识。

第六,坚持以研究、宣传与传播的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要根据党和国家发展形势的要求,努力推进党史、国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史、国史的受众在需求、选择、认知、接纳等方面的新特点,更新传播理念,转变学风文风,掌握以信息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制高点,创新党史、国史的宣传与传播方式,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综合运用与融合发展,以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和语言,拓展党史、国史的话语权。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党史、国史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和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历史研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党史、国史工作者要努力弘扬中国古代有志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兼《当代中国史研究》主编、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