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理论传播的“刚”与“柔”

网络理论传播的“刚”与“柔”

——以宣讲家网为例

网络作为党的理论工作的“四大平台”之一,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7.72亿,超过一半的人上了网,如何做好这些网民的理论宣传工作是网络理论传播平台亟需解决的问题。宣讲家网站作为国内首家理论宣讲的视频门户网站,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探索网络理论传播规律,在网络理论传播中积累了一些特色做法。本文拟从“刚”和“柔”两个角度,结合宣讲家网站的宣传实践案例,探索如何做好网上的理论传播工作。

一、刚与柔的思想渊源及应用

刚与柔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哲学概念,早在商周时期或之前就已出现,表现为事物的两种不同性质,是阴阳的另一种表现形态,往往与阴阳两个概念一起并用。阴阳最初应用于农业生产,先民在生产劳动时发现,在山的南面阳光充足,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记为阳;在山的北面阳光照射不到,但有助于农作物的收藏,记为阴。

在《易传》中,阴阳刚柔时而单独使用,如<< 易经·系辞上>>云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象传下)》云:“玉铉在上,刚柔节也”;时而连起合用,《易经·系辞下》云:“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时而两者通用,在《易经·彖传》里面对卦的解释,往往是阴阳和刚柔交替使用,表达相同的意思,如对否卦的解读:“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因此,《易专》没有明确区分刚柔与阴阳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根据具体情况而用,有时统称为阳刚与阴柔。

对刚柔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各有千秋。《易经·说卦》云:“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韩康伯《说卦注》日:“万物资始乎天,成形乎地,故天曰阴阳,地曰柔刚也。”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疏曰: “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阳多为刚,阴多为柔也。” 由此可见,称刚柔或为本,与阴阳一道构成宇宙的本体,统驭着万物;或为体,认为刚柔由阴阳而衍化,受制于阴阳,因阴阳之气的推动而成万物之性,故万物之性可分刚柔。

刚柔的辩证思想影响深远,融入到了中国的文化和人们的实际生活之中,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在道家和儒家的学说中都有关于刚与柔的思想,两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做了阐述。道家重视柔,认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胜刚强”,老子在《道德经》里举了很多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柔胜强、柔克刚。一是初生的婴儿,《道德经》第10章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二是人之生死,《道德经》第76章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三是水,《老子》第七十八章云:“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而儒家则是在刚柔并济之基础上,偏重于刚。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到刚,如《公冶长第五》之“吾未见刚者”,《子路篇第十三》之“刚、毅、木讷,近仁”,及《阳货篇第十七》之“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等;其后孟子提倡“至大至刚”之“浩然之气”。可见,儒家虽刚柔并重,但明显倾向于阳刚。

刚柔思想在医学、文学、艺术、管理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黄帝内经》首次以“刚柔”之说阐释医学原理,在《素问·遗篇刺法论》中曰: “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认为“刚柔二干,失守其位”、“天体刚柔失守”则可使人生病。《灵枢·寿夭刚柔篇》以“寿夭刚柔”为篇,阐述了人体阴阳刚柔体质类型对生死寿天的影响,刚柔体质包括了形体的缓急、元气的盛衰、骨骼的大小、肌肉的坚脆等方面的内容。可见,刚柔思想已经融入到了医学里面,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传统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刚柔的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刘勰曾说: “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气有刚柔的“气”在这里指的就是作家的气质、气势和风格。刚柔两种不同风格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也是随处可见,如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是壮美,而杜甫的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是优美;而苏东坡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豪放,则充满阳刚之势。

通过分析刚柔思想的渊源及其应用,我们发现刚与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万物之性分刚分柔;刚为强健,柔为和顺;刚柔之性,迥然相异,各有特色,不可混同。二是两者相互制约和转化;刚既可制柔,柔又可克刚;刚既转化为柔,柔又可转化为刚。三是刚与柔相互撞击和彼此渗透;刚柔相济,亦刚亦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