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行不懈努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依靠谁、为了谁的重大问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动力源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秉持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鲜明立场。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公开阐明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提出共产主义的宗旨和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提出“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指出:“而一个独立强盛的波兰的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波兰人而且关系到我们大家的事情。”“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在他们看来,实现各国民族的复兴与推进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休戚相关、目标一致的,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始终站在理论和实践斗争的最前沿,为人民幸福和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最终以自己的先进性不断引领人类解放事业。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及其精神价值追求,始终站在了人类道德的制高点上,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也因此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回顾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共产党宣言》问世后,共产主义的实践运动不断迸发出强大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成为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从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到巴黎公社的建立,无产阶级不断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诞生的170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驱们以“最不知疲倦、无所畏惧和可靠的先进战士”之精神与勇气,献身于人类社会最壮丽的事业,无数共产党人以其伟大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探索者们,把崇高的理想与伟大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完美结合。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高尚精神品格。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民获得解放、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毕生的追求,始终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一边,热情讴歌人民群众、教育宣传、发动和武装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虽然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始终初心不改、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终生与之并肩战斗。马克思和恩格斯这种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坚定信念,始终是全世界真正的共产党人伟大的力量源泉和不朽的精神旗帜,召唤起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战士前赴后继,承前启后,献身于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推进了全世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高尚精神品格,今天仍然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在新时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人间正道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