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赵弘:中关村:三十年铸就辉煌 新时代走向未来(4)

(三)北京处于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期,中关村应在引领支撑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中要有责任担当

多年来,北京在不断探索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上取得积极成效,但也面临着交通拥堵、人口集聚、功能过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大城市病”问题。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瘦身健体”这篇大文章。“瘦身”就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城市转型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健体”则是强化、提升与“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密切相关的核心功能,着力履行全国创新中心职能。中关村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战场和主要载体,要引领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和自主创新源头,让科技创新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区域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四)京津冀处于功能重构、协同发展的加速推进期,中关村在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进程中要有责任担当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京津冀在全国创新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要求中关村积极承接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发挥在京津冀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节点作用,加强与其他区域的创新合作,做好“奠基石”和“牵头者”,联合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和自主创新源头,加快创新成果辐射扩散和产业集群带动形成,引领培育京津冀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积极推动形成全国创新发展新格局。

面向未来,中关村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我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一)深化全面创新改革,构筑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成为全球创新创业首选地

30年一路走来,中关村始终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先导,推动实施一系列先行先试,为全国创新发展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中关村要营造充满活力、包容多元、服务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形成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和市场环境,持续吸引世界一流人才、资本、企业、机构等创新资源汇聚、流动、碰撞、交融。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创新活动的系统性、综合性特征日益凸显,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各类经济管制、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制约,科技领域的单项改革突破往往还牵涉到经济、社会、法治、文化等方方面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科技创新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2016年5月30日,在世界瞩目的中国“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下一步,中关村要争取国家支持,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从单项改革向综合改革转变,从单部门改革向多部门协同改革转变,实现由科技体制改革到全面创新改革的新跨越,当好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形成“软硬环境无差异、国际合作无障碍”的全方位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真正的人才流动自由港、创业资本流动自由港、政府服务高地。

(二)构筑前沿科技领跑优势,多点突破,成为全球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需要有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要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中关村引领全国创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期盼。

未来,中关村必须增强紧迫性,既要摆脱“追赶者”的角色,实现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又要警惕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发追赶,树立创新引领战略,在重大创新领域形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原创性突破成果,成为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枢纽。

一是统筹规划建设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推动央地科技资源融合创新发展。

二是在一些难度大、挑战强的重大创新领域,要通过政府的“手”,对原始创新给予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投入保障,激励这些领域的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同时,对于企业来讲,要特别注意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三是瞄准前沿,在推动高校院所等传统科研模式创新的同时,更加关注新型科研机构等新型科研模式,做到两种模式并存、并行驱动,共同担负起原始创新的使命。

四是加快传统科研机构的改革创新,进一步焕发科研“国家队”活力。目前,中关村在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落后的、过时的观念。

(三)构筑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先行优势,成为全球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未来,中关村要进一步提升人才聚合力,构建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人才体系,关注活力型人才的发展需求。

首先,赋予战略科学家、顶尖科研团队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人才实现知识价值回报,营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

其次,要在培育、发现、集聚全球一流创新型领军人才方面狠下功夫,加快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同时,加强人才流动机制,包括国际间的人才流动和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

第三,在人才体系中,既要有具有“塔尖效应”的国际人才、领军人才、企业高层等,又要有广大的处于塔身的活力型人才和处于塔基的支撑型人才。并且,这个人才体系是动态发展的,人才能够沿着体系结构不断攀升,从支撑型人才上升为活力型中坚人才,乃至成长为塔尖的顶级人才。

中关村应进一步分层细化人才政策,兼顾人才金字塔的塔尖和塔身、塔基,多关注活力型人才、支撑型人才的需求,对潜力人才的真需求、真困难、真问题给予真关心,解决其后顾之忧,源源不断地吸引这些人才集聚,让人才金字塔更加坚固厚实、充满容量,持久保持中关村的创新活力。

(四)构筑高精尖产业集群主导优势,成为全球高端高新产业主力引擎

未来,中关村应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上要有新作为,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推动产业融合上发力。

一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重要结点,加快布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发展、集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形成竞争主导权。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世界级的领军企业。同时,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中关村优势产业与制造业、农业、能源、交通等传统产业融合渗透,以价值链和服务链升级拉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二是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五)构筑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引领优势,成为打造全球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先导

中关村一直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中,中关村同样也要有所作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我认为在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方面,中关村应抓住四个重点:

第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中的体制机制改革。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2015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分享方案规定,“由迁出地区政府主导、符合迁入地区产业布局条件、且迁出前三年内年均缴纳‘三税’大于或等于2000万元的企业,纳入分享范围。”但大多数企业是将制造环节搬迁或者是产能扩张,达不到政策标准。

第二,充实创新平台内容建设。2017年12月,京津冀三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4+N”的产业合作格局。“4”即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包括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张承生态功能区。“N”即主要是发挥市场作用,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自主选择若干个产业项目承接平台,带动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形成。

第三,构建大区域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关村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要跳出“引项目”“引资金”的老思想,“引环境”更重要,做好系统建设、环境建设,使企业“出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

第四,深化与雄安新区的对接合作。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他强调,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中关村应推进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融合互动,与雄安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衔接。

硬环境承接:选择未来拓展空间余量大、交通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强的重点区域,打造中关村-雄安合作的重点园区,作为与中关村开展创新合作和产业对接的标志性平台以及中关村重点领域企业的核心载体,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局部突破,辐射带动区域整体产业发展。

软环境建设:中关村应充分发挥政策先导优势、创新资源融合集聚优势以及产学研协作优势,将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向雄安新区延伸覆盖;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重大科研平台与雄安新区开展区域协调布局;引导优质创业孵化平台、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系统入驻雄安新区,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六)继续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中关村创新创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自发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一批科研人员胸怀“科技报国”的理想,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突破科研体制机制束缚,“下海”创办民营高科技企业,致力于科技成果服务社会,开启了中关村创业的序幕。这些企业家精神也形成了中关村最初的创新创业文化,体现了中关村人“勇于突破、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

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中关村掀起新一轮以海外留学回国就业人员创业为特征的创业新高潮,也为中关村带来了新的创新创业文化理念,推动了中关村创新创业文化大发展,鼓励创新、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引导提升阶段。在经过低成本优势驱动发展和政策红利驱动发展之后,中关村示范区所形成的创新创业文化在集聚资源、引领发展中不断增强,创新文化逐渐成为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中关村进入文化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

我们把中关村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勇于突破、敢为人先,志存高远、科技报国,融合、包容,持续创新,国际开放。

一直以来,中关村始终处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最前沿。面向未来,中关村应发挥新的创新发展的旗帜作用,继续深化改革,坚持高标准、深层次,以全球视野、国家战略高度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来谋划和推动示范区的创新发展,带头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服务于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重大部署,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新使命。我们期待着中关村在推动首都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引领国家创新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取得更好成绩。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