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 彰显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传统 彰显文化自信

幽幽艾香飘万家,款款粽意情无涯。声声祝福话端午,绵绵暖流润芳华。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匆匆而来,缓缓离去,可那种“艾草绿,粽子香,微信群里送安康”热闹景象持续了好多天。就连我在端午节放假起来上班后的第一天,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总想写点东西,表达一种情怀。

端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情怀与博爱。飘香的端午,传递着家乡的温情,透露着岁月的痕迹。

小时候最爱过的节日,除了春节,那便是端午节了,粽子和糯米糕的清香总令人垂涎三尺。大人们每到这个节日,激情和灵感好像都来了,都尽情地使着招数变着戏法把粽子打扮得千姿百态、玲珑剔透,把糯米糕制作的五花八门、色香俱全。那时候没有微信,邻里邻居把自家做好的粽子和糯米糕(我们家乡人也叫凉糕)互相赠送,尝尝鲜,比比手艺。现在就不用东奔西走了,家家户户把做好的款款美食都晒在了微信朋友圈,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此外,家乡还有一个挂香囊的习俗。爱心妈妈们在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就用七色绸缎缝扎一个红桃心形状的小布包,再用彩色丝线精心缠绕,内装苍术、藿香、白芷等中药碾制的香粉,等到天刚蒙蒙亮就把这个香囊戴在自家小孩子身上,遍体生香。据说这个香囊可以祛邪避病驱蚊蝇,还能保佑家人幸福安康、如意吉祥。

说到端午节吃粽子、晒米糕,就会想到“舌尖上的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饮食文化的民族,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节日都与吃有关,春节吃年糕、元宵节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和糯米糕等等。这些特色美食不仅包含着节日的美好寓意,更成为一种“文化大餐”:春节的七大碟八大碗里蕴藏着日新月异的年文化,中秋节的款款月饼里包含着嫦娥奔月的美好生活……端午节更是“文化节”:它起于战国,盛于隋唐,传之后世,延绵不绝。每一个节日的习俗里折射的都是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

最初人们把端午节定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便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对国家兴衰的拳拳之情。国家将端午节设为法定节假日,正是为了彰显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将这样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为后世所景仰。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他那坚持真理、宁死不屈、追求理想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无畏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在《离骚》中有许多表现屈原拳拳爱国之心的诗句,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他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又被召回。怀王三十年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以致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向楚王进献良策,楚顷襄王昏庸无道,反倒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又一次被驱逐。屈原被奸臣排挤出去后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郢都终将被秦军攻破。屈原怀才不遇,在国家灭亡、极度苦闷、完全绝望和悲愤之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江自尽。

屈原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忠义仁爱的秉性、宁死不污的高洁以及身殉理想、坚强不屈的高贵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一批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爱国英雄的代表。端午节纪念屈原,就是要体现中华民族的忠贞不渝、勇往直前的美好品质,坚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信条。

端午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节,广大华夏儿女在节日里重温屈原碧血丹心的爱国情怀,弘扬先哲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步入新时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仍需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与执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中华传统,彰显文化自信。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自信,用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他说,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一个民族的伟大,来源于民族精神的伟大,而民族精神的伟大来源于民族信仰的传承与弘扬。弘扬民族精神、坚守民族信仰的关键是强化和壮大民族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中国的传统节日由一个个文化链组成,而每个文化链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内蕴,犹如一条奔腾的大河,熏陶着民族情怀,传承着民族血脉,保持着民族个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做民族节日文化的参与者、传承者、创新者,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世代相传,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谱写更加光辉的篇章!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718/100977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委党校)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