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江山 钢枪卫和平(2)

铁肩担江山 钢枪卫和平(2)

——纪念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1周年

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证明,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才能谈得上国家存在与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康。我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孙武曾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对军队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我国另一位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也很早就论述了“强兵”与“富国”的关系,认为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方能富国。在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一个阶级、一个政治集团,为着自身的不断强大,都无一例外地致力于建设一支自己的强大军队。春秋时期,居汉水以东的地方有个徐国,地阔500里,诸侯来朝者有36国,曾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但由于君主徐偃王昧于世,仅标榜仁义而不修武备,很快就亡国了。而领地同样狭小的秦国,却因变革国制,加强武备,在诸侯混战中反而国势益强,成为称霸大国。当时的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为将,魏武侯正为魏国处在六国中、陷入四面受敌的危境而忧虑,便向吴起讨教破解之法。吴起回答说:“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吴子·料敌》)意思是说,保障一个国家的安全,最有效的法宝就是戒备和警惕。如今您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就可以远离灾祸。吴起协助魏武侯大力加强国防,在领兵防守西河时,与诸侯大战76次,有64次大获全胜,使魏国安全地周旋于列国的强敌之中,一度在战祸连绵中保全了领地。

有人曾把军队比作房门上的锁,尽管盗贼不会时时光顾,但居家过日子却不能一刻不锁上门。军队常备不懈,保持足够的威慑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能安全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事实上,当今世界各国都没有放松战备建设这根“弦”。就连170多年没有打仗的瑞典,200多年没有战争的瑞士,18—45岁的男性公民,都要定期参加军训,两国拥有容纳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人防工事。甚至从未打过大战的加拿大军队,每年也要拉到北极圈进行不少于三四个月的适应性训练,以提高严寒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请著名画家毕加索作一幅纪念世界和平的画。毕加索苦思冥想,画了一只纯洁无暇、雪白美丽的鸽子。于是,人们便把鸽子又称作“和平鸽”。这只纯美、温顺的鸽子,代表了人们期盼和平与安定的善良愿望。然而,天下并不太平,世界仍不安宁,和平任重道远,军队没有理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军人更不能斗志懈怠、高枕无忧。天下无大战,并不等于世界无战事。没有大仗,小仗却从未间断过,突发事件和局部战争随时可能发生。历史上,非正义战争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就发生了470余起局部战争。就连被宣布为“国际和平年”的1986年,全球共发生了41起大的武装冲突,造成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有学者统计,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15000多次战争中,夺走了几十亿人的生命。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平民百姓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生灵涂炭,家园损毁,生存窘迫,饱受战乱之害。

我们决不能忘记,旧中国曾经长期“有边无防”。1840年,懿律率领的一支由40余艘舰船和4000多名士兵组成的英国侵略军,发起了罪恶的鸦片战争。当时,清朝拥有80余万常备军,却在万里来袭的侵略者面前军心涣散、毫无斗志、一败再败。数千名英军居然在中国境内长驱直入,无战不胜,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最终,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同样,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临时拼凑的一万八千多侵略军,竟然如履平川般地攻陷紫禁城,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后来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而索取的4.5亿两白银赔款,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笔赔款。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强迫旧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750多个,从中国勒索了大量“赔款”。其中,甲午战争赔款白银2.3亿两,是当时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多。庚子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相加共达9.82亿两。帝国主义还侵占了中国大片土地。沙俄先后以武力割去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日本强占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英国占了香港、威海卫等地;法国占了广州湾;德国占了胶州湾……中国各重要港口遍插外国旗帜,帝国主义的军舰,可以在中国内河横行游弋,而中国绵长的海岸线竟没有一处可以作为自己海军的基地;全国的铁路干线,均被帝国主义控制。国家的耻辱,也是军人的耻辱。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的种种耻辱,尽管原因是多样的,但国力衰弱,国防虚无,落后就要挨打,却是基本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特朗普肆意向中国挥舞贸易战大棒、美国军舰擅闯南海和穿越台湾海峡等事件中得到佐证。没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国防,“国将不国”,人民的利益将没有保障,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次“剜心之痛”,被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他的声音传遍寰宇:“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从特朗普的疯狂与傲慢中,重新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一直保持着称霸全球的梦想,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策原地,美国亡我之心不死。观天下,把大势,谋千秋。习近平主席以宏阔的战略视野深刻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我们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我军91年的历史启示我们:胜利与和平,从来偏爱千锤百炼的军队和军人。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同新提升的军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谈话。谈话中,提高打仗能力是他反复提出的期望。“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习近平主席这番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2013年3月11日,面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代表,习近平主席庄重宣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他号召全军将士,准确把握这一强军目标,用以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指挥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刀阔斧、蹄疾步稳,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果。这场重塑重构使我军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为强军事业增添了强大动力,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这也进一步启迪人们对军人价值和尊严的深遂思考。

法国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过:“如果在一个国家里,那些牺牲生命、健康和财产去保卫祖国的勇士们,其社会地位,还不如那些大腹便便的商贾,那么这个国家的灭亡,就一点都不冤枉。”民国作家郁达夫,因为亲身感受到当亡国奴的悲惨,所以才会痛心疾首地呐喊:“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军人的岗位是光荣的,军人的称号是神圣的,但愿这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内化为广大民众的国防意识,形成报国拥军筑长城的切实行动。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