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赵弘:中关村:勇为改革开放之先 引领创新发展大潮(3)

(三)新经济引领中关村创新发展

作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先行先试,率先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改革与发展,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抓住电子计算机浪潮,产生了联想、方正等一批国际知名的领军企业;20世纪90年代末,紧追全球互联网科技革命的步伐,涌现出新浪、搜狐、百度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21世纪初,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培育出京东、小米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现在,引领新经济发展,涌现出以ofo、滴滴为代表的分享经济,以搜狗、美团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以创新工场、中航爱创客为代表的创客经济。目前,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领头羊地位持续巩固。

中关村“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中关村的发展也体现了绿色发展,2016年单位能耗产出增加值为12.8万元/吨标煤,约为北京市整体水平的3.7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典范。

(四)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作为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中关村在实现自身做强做优做大的同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现以协同创新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中关村企业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在全国的示范应用,在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生态治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碧水源通过PPP模式推动自主研发的膜技术应用到全国近两百个城市,有效解决“水脏、水少、饮水不安全”问题。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中关村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推动成立了一批产业平台和服务平台。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落户保定市,这是中国第一个在北京以外设立的创新中心。中关村打破固有合作模式,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津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金融领域创新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京津冀三地共同设立了一批科技创新投资基金,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全面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2017年底,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布局超前、体系完备、宜业宜创、引领未来”的科技新城。结合雄安新区建设需求,组织碧水源、东方园林、北京科锐、小桔科技、金山软件、首航节能等12家中关村节能环保及智慧城市服务企业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驻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的未来之城。

(五)国际化发展再提速

中关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更高层次国际竞争,进入了以品牌、技术、资本国际化为主的新阶段。

中关村企业不断尝试探索国际化研发合作道路,技术合作层级不断提高。中关村企业还利用海外优势资源进行技术攻关,研发中心遍布全球,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

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一批来自国内其他区域的科技企业也纷纷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至中关村。如浪潮、华为、腾讯等在中关村均设有研究院,阿里巴巴在2015年9月启动了“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并在2017年10月将专注于未来技术研发的阿里巴巴达摩院落户中关村。

资本国际化运作再提速。从21世纪初期中关村就开始积极开展海外并购,目前,中关村更倾向于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全球技术资源,完善企业创新链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中关村要继续坚持高标准、深层次,以全球视野、国家战略高度和区域发展大局角度来谋划和推动示范区的创新发展,带头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服务于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重大部署,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新使命。我们期待着中关村在推动首都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引领国家创新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取得更好成绩。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