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传道育人的“大先生”

当好传道育人的“大先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之于社会风尚、智识教育、人才培养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又一个教师节来临,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下,教师逐步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随之而来的也有对教师群体的更高期许。

400377381_wx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寄语教师。新时代下,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需要当好传道育人的“大先生”。

保持修身立德的“大格局”。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言行举止具有较强的示范性。陶行知、钱学森等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不仅有渊博的知识,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的尊重。相反,一些教师只做搬运知识的“教书匠”,没有塑造学生的“大格局”,热衷于发论文,不重视道德修养。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期,引导其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教师是关键者和示范者,需要保持修身立德的“大格局”,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厚植渊博学识的“大智慧”。传道授业解惑,新时代对教师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改革攻坚期、发展深水期,思想多样化、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想观点交流、交融、交锋,对青少年产生了一些影响,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也对各种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学校是人才的摇篮,课堂依然是育人的主渠道,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能力教育刻不容缓。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识、育人的本领。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做起,从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做起。比如,运用“课堂+互联网”思维,提高教学的形象性、感染力,结合创新成果,提高教学的鲜活性、说服力,使教学内容入脑入心。

涵养无私奉献的“大情怀”。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时代责任和社会期许。涵养无私奉献的“大情怀”,就是要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0910/1016691.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武汉市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连元博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