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西部边疆南北治理经验与教训(9)

中国古代西部边疆南北治理经验与教训(9)

元初,元廷在今保山设永昌三千户,隶大理上万户。公元1286年,元廷又设“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治所在大理路(治今云南省大理市)后来迁到永昌府(今保山市),地控云南进入缅甸主要通道,在战略上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使金齿地区在此元明两代的西南治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为加化其军事功能,不久“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升格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隶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管辖今云南德宏州和临沧地区西部一带地区及缅甸北部地区。

元朝的云南行省功能,随1274年南宋降元,开始由边疆防御转为边疆扩张。蒲甘王朝即将面临灭顶之灾。《元史》卷二百一十《列传·外夷(三)·缅》载:

缅国为西南夷,不知何种。其地有接大理及去成都不远者,又不知其方几里也。其人有城郭屋庐以居,有象马以乘,舟筏以济。其文字进上者,用金叶写之,次用纸,又次用槟榔叶,盖腾译而后通也。

明代中国人对缅甸的认识就比元代进一步明晰。《明史》卷三百十五《列传·云南土司(三)·缅甸》载:

缅甸,古朱波地。宋宁宗时,缅甸、波斯等国进白象,缅甸通中国自此始。地在云南西南,最穷远。有城郭庐舍,多楼居。元至元中,屡讨之,乃入贡。

元初,缅国蒲甘王朝(公元894~1369年)已很有声势。缅王联合建昌金齿诸部与元朝对立。1271年(元至元八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3年(元至元十年),元廷遣使招缅王入朝,无果。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缅军犯云南边境,双方发生冲突。元军用草原合围群狼的“合围把稍”的战术彻底解决金齿地区的抵抗。据《元史·也罕的斤传》:

元二十一年,(也罕的斤)与右丞相太卜、诸王相五答儿分道征缅,造舟于阿昔、阿禾两江,得二百艘,进攻江头城,拔之,获其锐卒万人,命都元帅袁世安守之。

先是,既破江头城,遣黑的儿、杨林等谕缅使降,不报,而诸叛蛮据建都太公城以拒大军,复遣僧谕以祸福,反为所害,遂督其军水陆并进,击破之,建都、金齿等十二城皆降,命都元帅合带、万户不都蛮等以兵五千戍之。

1279年(至元十九年),元灭南宋,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元兵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国,元军西出打到伊洛瓦底河边,攻占太公城和江头城。次年建都金齿等西南十二部向元军投降。“元朝军队占领太公城,恢复了大理国后期被缅甸蒲甘王朝控制的一片疆土,于太公城设太公路,后又于今缅甸掸邦北部的瑞丽江上下周围地带设蒙怜路和蒙莱路”。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云南王与诸王进征,至蒲甘,丧师七千余,缅始平,乃定岁贡方物。”缅国与元朝建立朝贡关系。1297年,元成宗正式“诏封的立普哇拿阿迪提牙为缅王”,缅国成为元朝藩属。1301年(大德四年),缅王被其弟所杀,“蛮贼与八百媳妇国通,其势张甚。”元军南征八百,置八百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此,元边疆南扩至今缅甸的南掸邦及泰国北部的清迈一带。

至此,蒲甘王朝权力及其治域转入元朝,蒲甘王朝亡。南诏、大理之后,云南地方与朝廷中央严重分离的局面告以结束。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