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社会

把握信息化时代特征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

报告人:丁文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简 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中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发展“互联网+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总播放:37547
发布时间:2018-12-11 21:28
  •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我们要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强发展新动力,需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指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教育信息化指明了今后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我们要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作用。[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 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革命为我国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相比还有差距,坚持走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道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完整报告][文稿][课件]

     

    丁文锋

    丁文锋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点此浏览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水平挺进世界中上行列。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联盟组织国际学校理事会的执行总裁凯文·鲁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教育领域在过去40年间的变化和成就引人瞩目,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形象和影响力。

    这40年间,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了起飞和高速增长,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突出特征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商品化与市场化结合,呈现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担负人类文明继承和创新使命的教育,在高速现代化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壮大,同时也适应和支撑了高速现代化。

    信息化是当代现代化的核心、枢纽和平台。40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信息化,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信息化。

    一、“互联网+”是信息化时代的使者

    2012年11月14日,2012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于扬首先提出了“互联网+”,并作了相关解读,认为“互联网+”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关于“互联网+”概念讨论者众多,我们不妨看一下他们是怎么说的:

    百度版:2015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李彦宏在答记者问时说:“‘互联网+’计划,我的理解是互联网和其他传统产业的一种结合的模式。这几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的增加,现在渗透率已经接近50%。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互联网在其他的产业当中能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过去一两年互联网和很多产业一旦结合的话,‘duang’!就变成了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尤其是O2O领域,比如线上和线下结合。”

    腾讯版:马化腾在《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 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中指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阿里版:《阿里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报告(2015年3月)》指出,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官方版: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的特征

    跨界融合。即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的推广应用是一种跨界融合。

    重塑结构。也就是说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要对管理流程进行再造,重塑经济社会的结构。

    创新驱动。互联网技术既和其他高新技术密切融合,也和传统技术密切融合,并对传统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尊重人性。通过网上网下和千千万万的网民密切融合,一切便利网民,服务于民众。

    开放生态。“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生态。

    连接一切。“互联网+”连接一切。

    (三)互联网的“加”“减”“乘”“除”

    “互联网+”指的是传统产业信息化以及整个经济、社会领域的信息化。那么,“互联网-”是什么呢?“互联网-”指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引领和变革功能减少管理流程,同时也会带来信息垃圾、污染、安全等负面影响。“互联网×”指信息化应用所带来的乘数效应。“互联网÷”指社会均等化效应。

    “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化的使者和标志。

    信息化的物质载体和具体表现是“云”“物”“移”“大”“智”等众多信息化具体形态和标志中的基本形态及其主要标志。“云”指云计算;“物”指物联网;“移”指移动互联网;“大”指大数据;“智”指智慧城市等。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信息化的标志和载体“云”“物”“移”“大”“智”及其内在联系,把握它们的运行机理。在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应用这个大系统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是最基本的平台和“眼睛”;有了这三个平台才有了云计算这个超级“大脑”;有了平台和“大脑”,才能产生和计算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就是“智慧”,比如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其实质就是“互联网+”的智能化应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信息化时代也可以称作互联网时代或“互联网+”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