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大导向 抓好支部建设

强化三大导向 抓好支部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当前党支部各项工作作出全面规范,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切实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突出强化“三大导向”,全面提高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质量。

强化政治导向,把准党建“方向盘”。抓好支部建设,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方向正确,党的事业才能开拓前进;方向偏了,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白费力气。各基层党支部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党建工作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根据形势任务需要,增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使基层党组织基础更加牢固、发挥作用更加明显。要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折不扣做好规定动作,做实做优自选动作,对党绝对忠诚,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在丰富活动内容、拓宽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健全活动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基层党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引导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的坚决执行者,让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落细,凝聚起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的强大动力。

强化问题导向,用好党建“方法论”。抓好支部建设,不仅需要勇气毅力,更需要智慧和方法。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条重要方法论。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基层党建能不能不断取得实效。只有找准“病根”,开好“药方”,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方能“祛病强身”,让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朝气蓬勃。要实事求是查找问题,把工作重心下移,常到群众中坐一坐、聊一聊,立足于客观现实查找出党员难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而不能将问题导向仅仅局限于意识领域,停留于书面或口头形式。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抓紧时机,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积极探索诸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社会化运作等创新举措,切实出实招,创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改变,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创新力不足、执行力不够等现实难题。

强化群众导向,提升党建“影响力”。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组织机构。《条例》第一章第三条指出,党支部工作必须遵循原则之一是:“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当前,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正面临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要积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形势,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加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解决好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意识问题,进一步加大学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内化于心,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外化于行。要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握群众需求变化的新特点,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搭建多样化的服务群众平台,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充足的幸福感。同时,要注意发挥好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的重要辅助作用,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格局。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