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方略一脉相承(三)

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方略一脉相承(三)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青少年教育培养问题上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摄图网_500604240

在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就学校思政课问题专门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明确概括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惑思政课的重大问题以及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系统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屋建瓴、内涵丰富、针对性强,为学校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思政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方向,讲话精神跟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与新时代治国理政方略一脉相承。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他们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在其文章或演讲中大量使用了“宣传”“鼓动”“宣传工作”“政治宣传工作”“宣传鼓动工作”“政治鼓动工作”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相近的概念。至于有关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像关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论述那样鸿篇巨著、洋洋洒洒,没有做过专门的系统论述,但他们在领导革命运动的实践中非常关注青少年,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书信中有多处谈及青少年问题,这些论述包含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培养的思想,对于引导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重视青少年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其发展目标年轻一代有理想,国家和民族就有前途与希望。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了青少年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肯定了青少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因为他们必须解决日益增长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里,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据此,他们为青少年发展确定了目标:青年应该是“熟悉整个生产系统”,摆脱片面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目标的设定和追求。

2、关心青少年的学习强调加强教育培养。马克思和恩格斯鼓励年轻一代要“更多地进行学习”,并指导他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养成一种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恩格斯也曾指出,“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在青少年教育培养上,他们主张坚持“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相结合,并鼓励有条件的年轻人出国留学、开阔眼界。同时强调学校要加强对年轻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正确的舆论引导,要“进行扎实的科学宣传”,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历史,因为年轻一代已经忘记了或者从来就不知道这一切,这是很危险的。

3、引导青年立足时代要求,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职业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告诫青年人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抛弃虚荣心,避免幻想与狂热,“认真地考虑”职业选择,选择“最可取的职业”。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人应选择为人类献身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青年人应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马克思一生为创立共产主义理论而不懈奋战。他年轻时就因其博学而远近闻名,但他没有为着个人的名利和生活的安逸去当资产阶级的律师或学者,而是在极度贫困的条件下,为创立共产主义理论而不懈奋战。当《政治经济学批判》写成后,他竟然穷到没有钱买邮票把它寄到柏林去的地步。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真实而很乐观地写道:“我的状况已经到了这种有趣的地步:我不能再出门,因为衣服都在当铺里。我不能再吃肉,因为没有人肯赊账了。”个人困难一点、苦一点算什么,只要能为全人类的事业多做贡献,那就是最大的幸福,马克思正是用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在安乐椅上结束了自己的光辉一生。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说:他不仅是“科学巨匠”,而“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把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为“毕生的使命”。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列宁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他把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列为党的首要工作。列宁强调学校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培养出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青年教育思想,他提出青年的任务是学习,成为共产主义者。他认为,青年学生应把培养共产主义世界观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他指出,“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列宁同时又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青年的任务是建设。只有掌握一切现代知识,只有受了现代教育,他们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实际本领以及不断增长的思考力,才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自觉确立共产主义道德;也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列宁强调,在培养青年成为一代新人中,要注意防止和全力消除可能造就出共产主义的书呆子和吹牛家的危险,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和反对剥削者的斗争以及沸腾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工农打成一片。列宁的青年教育思想,对于教育我国当代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仍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