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有一爱——“抢”

国人有一爱——“抢”

要说国人之所爱,那可多的去了,但有一种爱——“抢”,大概会位列前茅。

抢红包,哪怕一元钱也要拼命去抢;“双十一”网上购物,那更是抢啊。抢,直抢得全网购物连年创造新纪录。商场里、街面上,如果有紧俏商品销售,哪怕是忽悠来的,也要抢着排队购买,真可谓摩肩接踵。武汉一位市民囤购食盐上千袋,想要借机发点财,哪成想,第二天食盐就卖不动了,教训惨痛。还有坐公交、乘地铁,也是一个劲地抢,人多了,挤破脑袋往前钻。

而有一种“抢”,是极有可能带来不幸的。您看,开车的,有些爱抢,黄灯亮着,就差那么一秒两秒,也要抢过去;走路的,有些爱抢,明明没亮绿灯,也非要横穿马路。就在这以秒计算的短暂时间内,这些开车的、走路的因抢而至祸,有些甚至丧了性命。交通事故中,每年因此而致死、致残的不在少数,教训不可谓不大。

要说国人为何爱“抢”,一方面大概与过去短缺经济、物质匮乏的后遗症关系不疏,担心晚了就抢不到了;另一方面还与规则意识淡漠有关;此外,相当重要的缘由,是受咱国人不甘人后的文化所支撑。

不过,这种不甘人后文化所支配的爱“抢”,其结果若都说成是负能量的,就有些不公平。也有些爱“抢”,充满着正能量。不信,试举几例:

比如,抢抓机遇。机遇,良好的境遇和优良的机会是也。抢抓机遇,是国人最为推崇的词汇之一。是的,国人正是抢抓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抢抓发展之难得机遇,使得国家大踏步发展,赢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接近的好光景。现如今,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如火如荼,这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抢抓它,中华民族又将大显身手。正如雪莱所说的那样:“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趁未来还属于你自己的时候,抓住它吧!”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国人没有以“幸运者”的身份去默默待机,而正以“创造者”的身份去寻找机遇,抓住机遇,把握机遇,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比如,抢占潮头。风顺正好扬帆时,勇立潮头唱大歌。改革开放以来,多少人、多少地区,抢占潮头领风骚。珠江三角洲地区,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长江经济带也不甘人后,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头。而今的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以及海南全域自贸区,都在抢占潮头。在许多行业,国人也是从世界先进的跟随者抢占潮头而成为领跑者。高铁、核电、歼20、无人机,那该多么令人骄傲啊!现如今这互联网呢,更是让世界仰慕: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竟然定在中国的一个小镇;2G、3G、4G我们跟随;5G,华为领跑了。待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时,第一大经济体将属于我们,世界舞台的中央是我们。我骄傲,我自豪!别忘了,这骄傲、自豪的背后,是国人抢占潮头唱大歌啊。

再比如,抢争人才。现如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国人深谙此理,抢争人才现象愈演愈烈,许多行业、企业,人才充分涌流、智慧充分释放。众多的“中国速度”依靠人才来支撑;众多的“中国第一”依靠人才来实现;众多的“大国工匠”中更是人才荟萃。尤为可喜的是,在众多人口中,处处都有人才梯队。例如,长征六号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4.5岁;嫦娥一号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大大低于世界先进国家同类型专家的平均年龄,比如美国的49岁,俄罗斯的58岁。而且抢争人才,已经是布局全球了。在美国硅谷、在欧共体国家,许多顶尖人才被我国“抢”了回来。2016年-2017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超过35万人,据中国教育部统计,只有30%的留学生在毕业后留在了美国。那70%呢,有不少是被“抢”回来的。

看来,对这“抢”的爱好,国人还真的不能盲目,一定要缕析分清,哪些该“抢”,哪些不该“抢”;而舆论上,对国人爱“抢”,也要多些辩证宣传、正面引导,激发正面效应,多多往正能量方面发展。这于人于社会于国家都大有好处。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基于对世界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个重大判断: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深刻认识这一“变局”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是对宣传工作的现实要求。

我们的宣传要坚持正面引导人们,以正确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把握国际大变局和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面对大变局,西方阵营内部矛盾、部分大国内部各政治势力及社会思潮之间的矛盾都在发展。中国之治和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成为各方竞相争取的合作对象,这有利于我国纵横捭阖,扩大战略回旋空间。大变局中,是秩序新旧交替、体系破立并举的转型过渡期,为我国培育和扩大国际制度性权力提供了重要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有利于我国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还要引导人们认识:大国崛起必然面临守成大国的打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民族复兴进程更不可能轻轻松松同时,国际舞台中央也是国际矛盾风口浪尖,阻力与风险如影随形,不进则退。我们要以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从容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规律走向,坚定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同时积极进取,乘势造势,推动大变局向促进人类命运共同进步的正确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