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把握当前处理社会矛盾的四个关系

辩证把握当前处理社会矛盾的四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因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对各种利益关系交织叠加、矛盾风险日益凸显的复杂形势,只有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根本方法,才能抓住事物本质,把握工作主动权,增强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维护稳定与维护权益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是指导我们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的总原则、总依据。维稳与维权,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只有切实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到位了,群众有了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如果用单纯维稳的观点抓维稳,不注重解决群众的利益问题,就会陷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使矛盾问题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导致“形稳”而“实不稳”,甚至会影响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重大政治论断。当前,因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地域差异、群体差异、利益差异等差异化问题更加明显,因发展不充分致使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方面存在不少短板,由此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带来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具体矛盾和问题。这些具体的矛盾和问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相伴而生,并受社会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影响。解决这些具体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致力于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反作用,要高度关注、千方百计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和衍生出的具体矛盾和问题,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有利条件。

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早在主政浙江时,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规律,探索解决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办法,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防止局部性问题转化为全局性问题、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既要看到,社会矛盾仍然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即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也要看到,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界限不是绝对的,非对抗性矛盾如果处置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演变为对抗性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基本方针,采用说服、教育、疏导和沟通等方式方法,注意强化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创造条件把矛盾的对立面在现实的对立中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有效防范化解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对抗和冲突。

常态矛盾与重大风险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起危机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以如履薄冰的克勤克谨扛起责任、担当有为。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预知预判预警,最大限度避免常态矛盾质变为非常态矛盾,防止经济领域的矛盾问题传导到政治领域,防止社会领域的矛盾问题演变为重大风险,特别是要防范各类风险传导、叠加、升级。要注重提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增强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本领,全面培养专业素养,永葆斗争精神,不断提升观察复杂形势、把握矛盾规律、处理重大风险的能力,练就勇担当、能担当、担得起的硬肩膀。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班学员,国家信访局综合指导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