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五人六”成语 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2)

解析“人五人六”成语 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2)

要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灵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人民大众的立场。我们经常这么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那么,这个一脉相承的“脉”指的是什么?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人民至上,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一崇高理想正式表达为一段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一切为了人的自由、人的平等、人的解放、人的幸福,这就是马克思所追求的最高人生价值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终生。作为党的根本大法,《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明确告诉全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种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表明,在人民面前,根本就没有官员虚头巴脑、假假惺惺、装腔作势的市场,更不允许上演“人五人六”的“自愚自乐”鬼把戏。无论是谁,无论官多大,在人民群众面前都是虚心小学生、都是忠实公仆。铁的事实证明,霸气、傲气、神气是折戟沉沙的“滑铁卢”,是一个人失败的先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守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对外宾讲过:“我的特长是为人民服务”。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用铁的事实告诉人们:革命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为绝大多数人民谋福利。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这是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躬亲实践,身先垂范。他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关于担任大国领袖感受的提问时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样的回答,感动了亿万中国人,同时也令国外民众羡慕不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治国理政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好日子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它预示着:“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这昭示着: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要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法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表形态。本质与现象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任何事物的本质都不会直接地暴露在外部,而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任何现象(包括假象)都是从某些方面表现着事物的本质。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正确处理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也是认识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要深入实际,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就是要走进事物中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尽可能地搜集和观察大量的、各方面的有关现象,而不能局限在个别的、局部的现象上。西门豹治邺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在于,一名官员到任一方后,并不是急于干事,而是要首先弄清这件事为什么没人干。西门豹在治邺中,多次涉及本质与现象的问题。他在调查中,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各种情况,都是事物的现象,把这些现象串起来,经过一番综合分析,西门豹认识到,贪官污吏和巫婆神汉勾结起来借搞封建迷信活动,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才是问题的本质。依据这一认识,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果获得了显著成效。另外,在邺城,漳河水常常泛滥成灾,危害百姓,这也是人人共知的现象。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许多人都看不清,以为是鬼神的作用。统治者就是利用这点,制造种种迷信,欺骗、愚弄和残害百姓;而西门豹认为,河水泛滥只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神秘,他组织民众筑堤修渠,使水害变成水利。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认识事物必须从现象的调查了解开始,现象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导向。当然,我们说要搜集和观察大量现象,并不是说要搜集观察相关的一切现象。这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最佳办法是解剖麻雀,对各种不同的典型进行一番深入地观察研究,就可以抓住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其次要勤于思考,切实掌握真实情况。在事物的现象中,有真象与假象之分,真象直接地、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而假象则是事物本质的歪曲表现,它从反面反映了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应当包括辨别假象问题。只要我们深入实际,对大量的、各方面有关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就可以保证不被假象所迷惑。《吕氏春秋》记载这样一件事:一次,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断粮了,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米。这天,弟子颜回讨了一点米回来煮给他吃,刚要煮熟的时候,孔子瞥见颜回从锅里抓一把吃了,却假装没看见。饭煮熟了,颜回端给孔子吃,孔子站起来说:“今天梦见我死去的父亲,饭要是干净的话,我来祭奠他。”颜回忙说:“不行,刚才有炉灰掉进锅里,我觉得扔掉了非常可惜,就把它抓起来吃了,这饭不干净。”孔子听了感叹地说:“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呀,可是眼睛也不是完全可能信赖的;我所依靠的是心呀,可是心也还是不足以完全依靠的。弟子们要记住,认识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事实说明,眼见未必实。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不真实,只是表面或者片面的,那就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甚至会歪曲事物的本质,所以观察现象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再次是要反复认识,把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事物发展是无限的,其本质也是多层次的。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认识,更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断推动自己的认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这里的关键是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西门豹从邺城人烟稀少、冷落萧条的现象认识到根子在于贪官污吏、巫婆神汉借为河神娶妻而对老百姓进行欺骗和压榨,这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迷信和贪官污吏,怎么样才能彻底消灭这些东西等问题,西门豹就不知其所以然了。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这些问题。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的思想比较顺利地完成现象到本质、由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转化,使我们的认识不断地深入发展下去。列宁说:“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因为事物中不同层次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发展的过程,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现象到本质,从不太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无限深化过程。只有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发展过程,才可以真正看透本质。在贪官忏悔录中看到有人这样说,当初自己走向犯罪道路时,假如组织和身边人能够拉我一把,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当然,肚子疼不能埋怨灶王爷,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一级组织也好,身边人也罢,若是“当初”能够善于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及时发现苗头问题,大胆负责,提提醒,扯扯袖子,就可能将其从罪恶深渊的边缘拉回来。但愿不再有这样的遗憾。

要坚定实事求是,真功夫不求花拳绣腿假功夫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不表现任何内容的形式与没有任何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存在的。内容指的是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形式指的则是内容各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反作用于内容。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形式,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内容变了,形式或迟或早也要随之变化。内容是形式的基础和依据。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将推动内容向前发展,否则就会相反。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形式不看内容,防止陷入形式主义泥潭。古时候,有一个差役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府城去。走到傍晚,他们投宿一个客栈。和尚置酒备菜,把差役灌得酩酊大醉。然后找了一把剃刀,刮光差役的头发,又把自己的和尚服给差役穿上,收拾妥当,便溜之大吉了。第二天早晨,差役醒来吃惊地发现和尚不在了,急忙爬起来寻找,当他找到一面镜子,从中看到自己的形象立即转惊为喜,悬到嗓眼儿的心也落下了,高兴地说:“谢天谢地,和尚还在!”可是转眼之间又疑惑起来了,问道:“咦,我又在哪里呢?我怎么不见了呢?”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看问题不能只看形式,而不看内容。不要以为形式变了,内容也就变了。也不要以为形式没变,内容也就一定不变。自己的装束变了变,就把自己当成了别人,又疑惑自己不见了。其实,这样的荒唐笑话在现实生活里仍在屡屡上演。比如,开会、讲话、发文件、写报告等,不是从实际出发,追求内容与实效,而是单纯地搞形式,造声势,走过场,讲数量,抠文字,自以为形式到了,内容也就有了;过场走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又比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许多红色教育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学习团。有些人到了目的地,横幅一拉、姿势一摆、合影一照,便开始自由活动;有些人嬉皮笑脸,拿着自拍杆在教育基地里晃来晃去,全把学习当旅游;还有些人丝毫不做“功课”,看到红色景区的照片、展板全然不明所以,听到讲解员的介绍也觉索然无味。这种虚招假式、装模作样的红色教育,明显流于表面,陷入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瘟疫,危害极其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党中央决定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当前,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原因上下找,问题两头改,不能只唱“单出头”,还要演好“拉场戏”。“己不正,焉能正人。”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核心是要抓住“关键少数”,用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自上而下的实际行动传导示范带动整改。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大人物”们通常爱摆个谱儿,以显示威风,可是列宁同志却恰恰相反。1905年12月,布尔什维克在芬兰举行代表会议,大家发现列宁比许多代表到得更早,他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同最普通的代表进行最平常的交谈,根本没有领导人的架子。望着这种心心相印、情景交融的场面,斯大林感慨地说:“我当时觉得这未免有点违背某些必要的常规”,“后来我才明白,列宁这样朴质谦逊、这样不愿表现自己、至少是不想惹人注目、不摆架子的特点,正是他的最大长处,正是他这种新群众的新式领袖,即人类最‘下层’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所具有的最大长处”(《斯大林全集》)。这也启示我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所以成为顽症,病菌往往藏在“关键少数”身上,我们下药动刀子时,常常搞错了地方。因此,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坚持把法治建设与治理主体的道德、修养、理想、信仰、信念、精神境界的普遍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在抓常抓细抓长上狠下功夫。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般的扎实探索与实践,决不能装腔作势、虚与委蛇、沽名钓誉。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更不能容忍“人五人六”上演“自愚自乐”鬼把戏。党的建设中,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根本的重要任务。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