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2)

坚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2)

不断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战斗力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党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也是每一个党史工作者应该履行的政治责任。面对复杂的斗争形势,理论研究和党史工作者,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善于运用思想的武器、真理的武器,捍卫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乃至新时代的全部历史。

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从政治上看待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水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广泛吸收了人类社会有价值的思想和文化。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的立场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提高研究和运用党史的能力,掌握党史研究的主动权,多出有历史依据、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正面应对为主,科学把握实时、适度、适当、精准的原则,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际成效。 二是坚定不移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坚决捍卫党的历史,维护党的形象和历史真实面目。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党的十九大科学总结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史经验,深刻分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和教训,不断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改革开放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其政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坚持和捍卫党的领导,就是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根本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始终坚持。

三是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努力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打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不懈奋斗的历史,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不计其数,为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先烈不计其数。要以神圣的态度对待党的革命历史、对待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一切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厚重而辉煌,对于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不断发扬光大。

四是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水平和能力。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能空喊口号,必须不断提高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际工作本领,全面系统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依靠扎实的研究成果说服人,用真理的力量教育人、启迪人、打动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工作主动权。注意掌握政策,善于区分各种虚无主义的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以及深刻的政治背景,对策上不搞简单化、一刀切。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充分利用法律武器,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切实保护革命英烈的合法权益,对各种形式的恶意歪曲、丑化、否定革命先烈和英雄的错误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

五是加强党史和国史的宣传教育。要善于用事实讲话,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理论教育人、说服人、武装人。伴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式和手法更加多样。必须加强网络管理,加强英雄和英烈正面宣传,捍卫英雄和革命烈士的正面形象。善于运用互联网及新媒体等手段,用广大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曲折而辉煌、生动而鲜活的历史,让真理走进人们的心田,不断放射出革命理想的光芒,照耀时代前进的方向。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