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红墙意识”的时代内涵及实践意义

【2019-05】“红墙意识”的时代内涵及实践意义

“红墙意识”来源于群众,产生于基层,是工作生活在红墙边的北京市西城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特殊地理位置、厚重历史文化和坚定理想信念出发,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历了从局部街区到全区整体、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红墙意识”是西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朴素的自豪感、获得感、幸福感,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是全体西城人的集体意识和共同荣光。

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是“红墙意识”鲜明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时代,西城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履行好核心区职责使命的实际行动,赋予“红墙意识”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时代内涵,成为“四个意识”在西城区的具体体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它是一种品格,是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于职守的品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今的时代体现。它是一种责任,是守护国家安全、维护首都稳定、彰显大国首都形象的第一责任、最大责任。它是一种标准,是工作上坚持精益求精,争首善、创一流,勇于立标杆、作示范的首善标准。它是一种追求,是不懈奋斗、共同创造和谐宜居生活典范、塑造城市美好家园的价值追求。它是一种情感,是作为大国首都、作为首都市民发自内心的自豪之情,是对党、对人民领袖、对城市家园的热爱之情。

绝对忠诚,是“红墙意识”的政治底色。这份忠诚是对党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是西城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原则,要永远听党的话,坚定地跟党走,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贞不渝,坚持从首都核心区的特殊定位和职责使命出发,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情感上衷心爱戴、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把忠诚和看齐写在岗位上、融入事业中。这份忠诚植根于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信笃行。西城区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传播真理的地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党的领袖都曾在这里研究、宣传过马克思主义思想。践行“红墙意识”,要更加筑牢“红色”根基,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诚信奉者、自觉坚守者、躬身实践者。这份忠诚是对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执着,是永远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牢记心头、扛在肩头的信念。离红墙最近,与百姓最亲。践行“红墙意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放在心头,把百姓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晴雨表,真心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实事,让群众生活得更便利、更舒心,让老城有故事、有温度。

责任担当,是“红墙意识”的时代注脚。这份责任担当是西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的思想自觉。“我们离党中央最近”,这是西城人时常挂在嘴边、始终记在心头的一句话。这种近,不仅仅是空间距离上的近,更是发自内心的心贴心。这种近,不仅让西城人充满自豪感,更是始终牢记的一份责任和担当。践行“红墙意识”,要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离红墙最近的地方,要在向党中央看齐上做得最好,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上落得最实。这份责任担当,是攻坚克难的勇气、智慧和行动。前行路上,一些历史形成的矛盾难题需要破解,躲不开绕不过,也会有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挑战。大事难事看担当,狭路相逢勇者胜。践行“红墙意识”,要始终保持舍我其谁的勇气锐气,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爬坡过坎的狠劲韧劲,敢于直面、敢于碰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锲而不舍、接续奋斗,一项一项去攻坚、去突破、去解决,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这份责任担当,是崇尚实干的精神品质。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找到破解之道,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收功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用好。践行“红墙意识”,要始终秉持科学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劲头,积极想问题、察动因、找规律,切实在“实”上下功夫、在“干”上动真格,说实话、办实事、出实劲、务实功、扎实干、求实效,丁是丁卯是卯,让各项目标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工作实效亮出来,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成效,让党中央放心、让市委放心、让广大市民满意。

首善标准,是“红墙意识”的鲜明标尺。坚持首善标准,要时时处处立标杆、作示范、树旗帜。“建首善自京师始”。首善标准不仅是一种植根于脑海中的价值追求,更是一种见诸于工作中的实践行动,体现了全体西城人敢为人先的思想状态、舍我其谁的精神风貌和永争一流的工作作风。作为首都核心区,更要牢固树立追求最好、做得最好和代表最好的意识,以高于一般、严于一般的态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致规划、精心设计、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在首都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更多西城案例、西城经验。坚持首善标准,要保持高站位、大视野。践行“红墙意识”,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核心区在国家和首都治理体系中的特殊位置、重要作用,自觉把区域发展放到国家战略与首都大局中去审视定位和谋划推动,自觉从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西城、从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西城、从国内外访客期望一个什么样的西城来看问题做工作,深入推进发展转型和管理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更好地保障首都职能履行、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宜居、更好地展现城市文化风采。

在新时代弘扬和践行“红墙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顺应、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

聚焦为中央政务营造更好环境,在提高“四个服务”能力水平上实现新提升。精心实施好“长安计划”2.0版,持续提升维护安全稳定整体能力,切实守护好区域政治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坚决完成好各项重大活动安保和服务保障任务,坚决为党中央站好岗、放好哨。建立实行中央政务办公区和集中生活区等重点领域定期诊断评估机制,全面启动面向中央单位的联系服务卡机制,加强驻区单位联系走访对接和情况通报,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

深入推进新总规实施和“双控四降”落地,推进街区更新纵深展开,在城市品质提升上形成更多新亮点。注重功能调控、总量调控、风貌调控三者统一,制定实施建设总量分区域差别化调控方案。积极探索城市资产管理实施路径和政策,建立完善自愿登记式居住条件改善、老旧小区整治提升、文物腾退利用等政策体系。加强重点商业、旅游区秩序管控,促进“四个密度”有序下降。全面实施街区更新,统筹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和背街小巷整治任务,紧紧围绕中轴线、长安街沿线等重点区域,推动片区整理提升,确保整理一片、巩固一片,推动核心区城市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

大力推行城市动态精细管理,在提升城市运行和服务效能上实现新突破。主动适应发展阶段和需求变化以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挑战,在加强城市动态精细管理上下深功夫细功夫。推进“城市大脑”构建,重塑城市全面感知系统,增强对末端城市运行、社会运行的动态感知能力。探索实行频度目标管理,建立城市部件应急维护更新机制,进一步完善预案管理,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强化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粒度、频度、维度,保障城市更加安全高效运行。

扎实推动老城复兴与文化建设,在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风采上展现新气象。紧扣中轴线申遗、大运河文化带保护等重要节点,着眼于成片成线集中展示,精心实施重点文物腾退、修缮和景观复原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品质提升、空间节点营造和人居环境改善,推动老城复兴每年都有新成效。统筹用好文化艺术扶持专项资金,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耐品味的精品力作。坚持把文化建设与街区更新相结合,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在城市导引系统、家具、标牌中融入更多文化设计元素,把文化品位体现在城市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全心全意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实事,让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有更多更直接的新感受。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深入抓好便利生活与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利用腾退空间,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点、优化空间布局、丰富业态种类、完善功能配置、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核心区宜居水平和生活便利度。扎实做好学区提升计划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拓展和水平提升、养老基础服务能力增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提升、留白增绿工作挖潜等民生民心工作。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构建“全响应”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群众身边问题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和有效沟通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加紧低效空间腾笼换鸟和精细利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充分发挥金融街、中关村西城园两大平台作用,深化金融街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好“金服十条”“金科十条”政策,进一步激发创新动能和高质量发展活力。深入抓好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改革成效,整体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效能。

切实发挥党建引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改革牵引作用,在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上取得新成果。认真落实好“四个深化”要求,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评价体系,把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打造文明街道、活力街道、宜居街道、平安街道。实施街区问题底册管理,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等基层治理实践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卢映川,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