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初心使命、锐意改革创新,坚定走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之路,广泛汇聚志愿服务力量,激发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力和创造力,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志愿服务新篇章。
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水平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随着我国志愿服务力量的日益壮大,志愿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社会越进步、国家越文明,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就越高,对志愿者的需求就越多。近些年来,随着各类国际重大赛事、外交活动的频繁举行,志愿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积累和磨炼中快速提升、日渐成熟。现在,大到国际盛会、人道救援,小到邻里互助、社区服务,志愿者的身影几乎遍布城市每个角落,全社会形成了一股争当志愿者的良好风气,体现了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事业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好,很大程度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提升有密切关系。人们通过亲自感受、亲身受益,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志愿服务的诸多好处,对志愿服务所传递的志愿精神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只有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才有共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志愿服务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后,志愿服务日益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已大大提高。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必定是一个爱国者,一个热心帮助他人的志愿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也是当好志愿者,做好志愿服务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涵养服务精神,积极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为志愿工作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志愿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志愿服务早已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我们要以完善的保障促进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具体来讲,可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单位和干部年度考核,在干部提拔任用、发展入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真正让志愿者受尊重、有地位;还可以实行服务积分量化管理,积分累加可以享受银行等服务机构VIP服务,信用度积分。总体来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责编:于川;校对:刘媛)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9/0726/1052030.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办事处大花岭村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