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4日至11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奉命北移,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顽军围攻,是为皖南事变。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皖南事变
- 叶挺:烈火热血铸名将2021-05-20
- 百年先锋 叶挺:“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2021-04-09
- 击退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2020-07-01
- 向警予2020-03-26
- “不辞艰难哪辞死”——一代名将叶挺的狱中“囚语”2019-09-23
- “九一八”事变后,报纸刊登大量抗倭故事,发出呐喊——“快快把东三省夺回来”2019-09-09
- 没有长征的“长征”——记主力红军长征后的游击斗争2019-09-03
- 罗忠毅2018-08-28
- 1941年,皖南事变给党性教育敲响了警钟2017-12-27
- 揭秘国民党军官的妻子们:张灵甫娇妻出身显赫2017-09-2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 用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激活消费引擎
- 绿水青山间的富民路——“两山”理念二十年实践启示
- 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深刻把握持续践行“两山”理念
- 王莉:【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以伟大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