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中俄关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对外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其中,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定、持续、高水平的发展,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功实践的重要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取得理论突破、推进实践创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俄罗斯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具有特殊地位,中俄关系是国家间关系的典范。对此,我们将从认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中俄关系、从中俄关系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问题与考验三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中俄关系”这一主题。

一、认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大国外交通常指的是综合国力比较强大、对地区和国际事务拥有比较大影响力的国家之间开展的外交活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在自身总体实力不断提升,国际秩序新旧交替,世界格局复杂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

冷战结束后,以美苏之间竞争对抗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变成了美国独步天下的单极格局,在美国“一超”带领下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后冷战时期的国际事务。盛极而衰,2008年的金融危机造成了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实力地位的削弱,以及新兴经济体实力地位的相对提升,出现了新兴力量群体性崛起、“单极时刻”结束的局面,世界开始进入从单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漫长过渡期,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主要代表也开始了自己新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外部世界,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增大,中国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治理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更客观、全面和理性了。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成为当前国际格局转变进程中的主要变量和未来国际秩序的重要构建者。国际格局的转变和中国实力地位的极大提升,使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的外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

由于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始有意识地超越传统的“大国外交”,开始以大国的身份来运筹和推进自己的外交,中国的外交也逐步从反应式、被动式变为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个新的概念在国际外交界、学术界不断被提及,而被中国的决策层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

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因此,2014年被称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元年。我们可以看到,在之后不同的重要场合和重要报告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被提及。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首次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指出:“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报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报告不仅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在一起,还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界定,即: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2018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什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行的传统外交有什么不同?考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两个主要的视角和维度。

一是从国内的视角和维度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既有别于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实行的以意识形态划线的革命外交,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后曾长期实行的以韬光养晦为特色或为主导的发展外交,而是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有着更宽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

二是从国际的视角和维度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别于历史上的传统大国外交,特别是有别于西方以强权政治为主要特征的大国外交。外交部长王毅在党的十九大期间对新型国际关系的三个关键词,“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作过进一步的阐释:这三个关键词旨在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建立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一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之上。

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战略布局的同时,在外交理念、外交政策和风格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长期持续性的外交集合,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整套外交理论和实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基于自身外交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具有独特性和现实操作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践行符合世情、国情和现实的需要,将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接受和响应。

第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就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定位。中国是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国,是一个长期带有发展中国家显著特征的新兴大国。因此,中国不同于历史上和当前国际上的任何其他大国,发展仍然是中国的核心任务,发展不仅是解决国内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增强中国外交实力的保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长期致力于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三,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是中国外交制度的最大特色。中国的议会外交、政党外交、经济外交、公共外交、军事外交和文化外交,都紧紧围绕国家重大外交议程,服务总体外交,全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四,随着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变化,中国不但要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要带动国际社会更加公正合理的发展。一方面,中国要正视自身具有的大国地位,明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已有的大国地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宗旨和目标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最终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一系列新型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治理观、文化观等,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外交思想内涵,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方案。

第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布局上,中国充分利用了大国关系调整的机遇期,逐渐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一直以来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框架,也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得到了坚持和发展,既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主要包括中美、中俄、中欧关系,摆脱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同时努力夯实睦邻友好关系,以“亲诚惠容”的理念为引领,重塑周边关系,争取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致力于建设全球伙伴关系,注重立体布局,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第六,中国坚持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在外交实践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公平正义为理念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受益者、建设者,也应当是贡献者。今后,中国将从自身的实力地位和实际需要出发,更多地承担大国责任,积极而富有建设性地参与全球治理。

第七,“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整体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发起的规模最大的全球行动,旨在引导世界各国共享发展资源、共同推进相互合作,也是中国推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国际秩序理性调整、全球治理升级换代的世纪之举。简言之,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就是要搭建新的国际平台,开辟人类社会走向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