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举措。要着眼于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完善体制机制,实施精准务实举措,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构建营商环境分析监测体系,加强绩效评估。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产权登记、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指标进行动态评价,重点考察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探索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在线获取企业市场活动中涉及的市场准入、政务服务、法治环境等数据信息,构建营商环境分析监测平台。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创新线上线下结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线下审批服务事项推行“一窗办理”和“一站式服务”,推出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线上全面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端推送、快递送达”办理模式,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同时,从严控制办事中的各种证明材料,公布证明事项清单,明确设定依据、索要单位、开具单位、办理指南等。

优化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财政资金可通过阶段参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投资。组建由政府部门隶属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整合社会资源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提高其贷款可获得性。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风控模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周期短、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有效整合、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创投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的资本供给。

规范执法环境,加强市场监管。积极探索“区块链+”在市场监管和执法领域的运用,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加强源头治理,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激活业务监管+综合执法“双引擎”。整合执法力量,探索设立跨部门、跨行业、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特定区域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推进行业自律,建立和运行长效监管机制,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进销货台账、索证索票等制度。构建全社会共治的局面,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

规范中介服务,推进标准化建设。法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要按照“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要求制定服务指南,明确所需材料、程序、时限、成果、收费依据和标准、义务和责任、咨询投诉渠道等,制作办理流程图(表),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探索推行联合评估、联合测绘、联合图审、联合验收等联合中介服务模式,推进成果共享、结果互认。通过告知承诺、快速办理、容缺受理、同步委托、限时办结等方式,大幅缩减中介服务时间。进一步规范中介服务收费标准,建立健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信用评价、惩戒和淘汰机制等标准化建设。

加快征信系统建设,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法院、税务、银行等多个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利益相关方申诉制度、社会举报奖励制度和处罚违规结果信息社会共享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诚信主体可享受相关激励政策,失信主体纳入“黑名单”,对其市场行为设限,形成警示效应。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要落实落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听取市场主体的反映和诉求,积极解决它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升中小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的便利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重塑政商良好互动的“亲清”新生态,提振企业家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一班学员〕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