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李斯的老鼠哲学

【2020-01】李斯的老鼠哲学

李斯(前284—前208),字通古,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秦朝政治家、书法家。

李斯在秦灭六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他协助秦王制定了礼仪制度,力推郡县制,颁布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等,加强了秦朝的思想统治。

李斯的政治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的基本格局。他本人也从一个穷小子、无名小卒,最后官至秦朝丞相一职,可谓风光无限。但在这一过程中,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刻意攀附权贵,晚年甚至不惜和赵高、胡亥等同流合污,伪造遗诏,令公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皇帝,此举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后来,李斯被赵高陷害,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且夷灭三族。

纵观李斯一生的人生轨迹,“老鼠哲学”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谓成也于兹,败亦于兹。

不做厕鼠做仓鼠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开头便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早年的李斯颇不得志,只在郡里做了个小官。有一次,他看到厕所中的老鼠又小又瘦、又脏又臭,听到人或狗走近的声音,便惊恐万分,落荒而逃,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过了一段时间,当他来到粮仓时,看见粮仓中的老鼠长得又肥又大,吃的是积存的粟米,住的是宽敞的房屋,没有人或狗的惊扰,看见人来,不但不逃,反而瞪着眼睛看着来人,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李斯看到厕鼠和仓鼠的不同处境,不禁发出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意思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的感慨,表明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愿意做个低级小吏,要像仓鼠那样爬上高位。

李斯当时地位低下,他决心改变自己,本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用声名狼藉的老鼠做比喻,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于做高官,享受荣华富贵,品位就不高了。

从此,他开始了寻找做仓鼠的道路。

李斯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道理,便找到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荀子,拜其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用得上。学业有成之后,作为楚国人的李斯认为楚王“不足与谋”,再环视其余的诸侯国,都已经衰落、走下坡路了,只有西边的秦国,国力蒸蒸日上,李斯就决定到秦国去建功立业。

临行前,李斯向荀子辞行,对老师说:“学生李斯听说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抓住,千万不要因懈怠而错过。现在诸侯国都在争夺天下,游说之士得到国王的重用。而今秦王要吞并各诸侯国,统一天下,称帝而治,此时正是布衣平民和游说之士追逐名利的大好时机,地位卑贱却又不想获取功名的人,那就和禽兽一样,只等着吃现成的肉食。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期过着卑贱和困苦的生活,自己时运不济却抱怨社会,且厌恶功名利禄,标榜清高,这不是士子原本的志向,所以学生决定到秦国游说秦王了。”作为老师,荀子对弟子的抱负甚为担忧,“为之不食”,预感到李斯的未来会有不测。

老鼠哲学下的人生轨迹

李斯到咸阳后,设法见到了丞相吕不韦,成为他的门客。后来,他逐渐得到吕不韦的赏识,被任命为郎官,这就有了游说秦王的机会。

李斯凭借自己的智商和口才,一步步赢得秦王的信赖。“老鼠哲学”也便开始一点点左右李斯的人生轨迹。

陷害同学韩非。李斯与韩非同为荀子的学生,韩非爱好“刑名之学”,总结、吸收历史上君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以“法”“术”“势”为中心的法家思想为指导,写出《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难》等洋洋洒洒的专著,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当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嬴政读后,十分感慨地说:“唉!我若能见到此人并同他交往,也就死而无憾了!”为了得到韩非,秦国攻打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十分赏识韩非的才华,待之如上宾,这引起了李斯的嫉妒,认为韩非是自己过上仓鼠生活、独占粮仓的竞争对手。于是,他和韩非的仇人姚贾合谋,在秦王面前屡进谗言,说韩非终究是韩国公子,将来定会帮助韩国而不会帮助秦国,不如找个借口,将其杀掉。秦王听信了李斯的话,便下令将韩非囚禁起来。韩非本是个结巴,不善言辞,在此情急之下,更难以自证清白。李斯趁机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韩非服药自杀。

献策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李斯对秦王说,平凡的人往往抓不住时机,而成就大业的人则能利用一切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的周王室卑弱衰微,诸侯和秦国的关系也如郡县和朝廷的关系一样。以秦强大的国力、大王的贤明,荡平东方六国,就像扫除灶台上的灰尘一样容易。目前就是统一天下、成就万世功业的绝佳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等到诸侯国再次强盛起来,订立合纵盟约,到那时,纵然大王有黄帝一样的英明,也难以统一天下了。秦王采信了李斯的计策,用了十年的时间吞并诸侯国,自称始皇帝,并任命李斯为丞相。至此,李斯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达到了独占粮仓的目的。

焚烧诗书,六艺从此缺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统一思想,而当时社会上诸子百家思想盛行,非常不利于思想统一。有个叫淳于越的齐国人,主张实行分封制,认为只有师古,统治才能长久。李斯以此为谬论。他对秦始皇说,古时实行分封制,才造成诸侯并起。现在天下一统、海内一尊,但社会舆论却称道古代,否定当代,使用虚夸不实的文辞扰乱视听。诸子百家也以自己的见解任意批评、议论朝廷的法令,以博得名声,蛊惑百姓。这一现象如不加制止的话,君主的权威就要下降,朝野也会分化成不同派系。所以要统一思想,就要把社会上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部焚烧。当然,医药类、占卜类、种植类等书籍可不在清除之列。李斯进一步建议,焚书命令下达30日后,若还有人不服从,则判处黥刑并罚做筑城苦役。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李斯也成了无人监督、肆意妄为的仓鼠。

同流合污,沙丘政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出游途中的沙丘(今河北广宗县)。临死前,他把宠臣赵高召到床前,让其代拟给长子扶苏的诏书,命扶苏把军队交给蒙恬,速回咸阳主持葬礼。赵高和扶苏素来不合,担心扶苏一旦登基对自己不利,便将诏书扣下,并对李斯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蒙恬就会做丞相,这样一来,你不但丢失了丞相的官位,还会殃及子孙。李斯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为了保住自己的粮仓,和赵高一起合谋,篡改了遗诏,赐扶苏与蒙恬自裁。从此,李斯上了赵高的贼船,一失足成千古恨。

老鼠哲学的影响和启示

老鼠哲学成为李斯一生的行为准则,影响深远。

当年,厕鼠和仓鼠的生存状况给了李斯莫大的刺激,他毅然决然辞别恩师荀子,投奔秦王嬴政。李斯目光敏锐,善于捕捉时机,初到秦国就以辩士之才,很快得到了秦王的信任,佐助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巩固统治。可以说,李斯的仕途顺风顺水。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攀升,终于成为丞相,登上了“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的宝座,不仅个人私欲得到了充分满足,还和秦王室结成儿女亲家,福荫后辈。

随着地位的升高,李斯逐渐达到了人生辉煌的顶点,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有一年,他的儿子李由回家探亲,李斯举行盛大家宴招待文武大臣。宾客很多,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热闹非凡。宴会进行中,李斯来到家门口,向后看,是灯火辉煌的宴会厅,向前看,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马,他不禁喟然而叹:哎呀,荀卿曾对我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乃上蔡一介布衣,闾巷一个百姓,皇上不嫌弃我才能低下,让我做了丞相,位极人臣,荣华富贵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不知道哪里才是我的归宿啊!

真是一语成谶。由于信奉老鼠哲学,李斯对到手的荣华富贵看得很重。为了保住既得权位,他不惜助纣为虐,最终将秦王朝葬送掉,自己也被赵高所害。公元前208年,赵高以谋反罪陷害李斯,判处其死罪。这一天,牢门打开,李斯和他的儿子从阴暗的牢房里走了出来,被押赴刑场。关押多日的李斯终于看到了蓝天和白云,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在人生的尽头,他仿佛轻松了许多,又想到了当年的生活,转过身,对儿子说道:“我现在多想和你一道回到咱们的老家上蔡,牵着小黄狗,出城去追逐野兔呀,这还能办得到吗?”说罢,父子相拥而泣。

李斯已去,但其奉行的老鼠哲学却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许多后来人。厕鼠也罢,仓鼠也好,它们都是鼠类,最终都会落个悲惨的下场,因为老鼠的境界实在不高,所谓“鼠目寸光”。

人的一生最后走向何方,固然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但与个性也密切相连。奉行“老鼠哲学”的人,注定了在性格上存在严重缺陷,既努力改变现状,又害怕失去既得,正所谓“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一个人要想不落个老鼠一样的下场,就必须抛弃老鼠哲学,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不朽的功业。明代的王维祯就说过:“(李)斯志在富贵,故卒不可保。”做到丞相高位的李斯,如能及时从名利场中抽身,不再迷醉于一己私欲,其结局或将大为不同,历史地位亦另有评判,诚如司马迁所说,李斯的功绩就可与周公、召公并列。

近年来,在那些落马的官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奉行过老鼠哲学,追求仓鼠的生活而最终锒铛入狱。所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时刻注意涵养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忠诚于党的信仰,恪守道德底线,践行使命责任。

一定要牢记,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不忘本来,方得始终。

(作者简介:赵连稳,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杨玘,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