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识(3)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新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

(三)重要制度

有人可能会讲,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了,现在又讲重要制度,难道前两个不重要吗?我的理解是,这里讲的重要制度主要指我们在具体工作当中的体制机制,即通常讲的体制机制。它没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管的面那么宽,地位那么高,但又非常重要。其中主要是行政制度,但又不完全是行政制度,它还有党的建设、军队建设、一国两制等方面的制度。所以,这次全会的这种很新的提法,就是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制度这个任务,也就是今天讲的体制机制里最主要的制度。因为行政制度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制度,所以用重要制度来表述,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全会讲到若干方面,如改革创新、人事制度、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以及大国外交制度等。在大国外交制度里包括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制度性安排。这些都是我们党和政府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这些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比如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选贤任能政策等,并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极大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13个方面的制度优势讲清楚了,同时也把我国的治理体系层次分清楚了。其中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行政制度(也就是体制机制)。我们的根本制度是不能变的,是刚性的,它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和方向长期稳定;基本制度也是比较刚性的,但是可以进行调整,比如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总的框架不能变,但具体内容是可以调整的;体制机制则具有较大的弹性、灵活性正是这种刚柔相济的制度体系,既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基本性质上不变,在基本的发展方向上不变,但是在具体机制、具体的制度内容上又可以不断地变化,这是我们能够稳步地推进现代化各项事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保障机制。

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我们还可以作更多的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研究,这样会进一步认识我们制度的优势。比如中苏、中美比较研究。比如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优越于原苏联一党制,又优越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原苏联的一党制过于集中,没有其他党派,所以老百姓的意见很难反映上来,西方多党制的好处是比较活跃,比较自由,大家都可以反映意见,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多党互相掣肘、互相制约造成了效率低下,也就是民主有余而集中不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就可以克服两方的弊病。有的讲我们国家是多党制,这是不对的,我们就是一党领导多党合作;西方说我们是一党制也是不对的,我们有中国共产党还有其他民主党派。所以,它是各取其中的一个办法,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所在。正是这样一种制度使得我国的政党制度体系既能够发扬民主又能够很好地集中。

我们的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也是如此。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我国的制度体系有着明显优势。正是有了这样一些制度优势,我国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才能快速又稳定地发展。

三、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关系

我们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表述是很科学的。有的同志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是太清楚,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回事,只讲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行了,没有必要分开讲。我认为这样的理解不是太准确。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理体系”是指社会制度的内在结构,“治理能力”是指社会制度的外在功能。这也是现代系统思想在社会领域的运用。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一般来讲,结构和功能不可分,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也有相对独立性。好的结构可以为好的功能的发挥提供基础,但是,好的结构需要好的“操作”才能转化为好的功能。这就像开汽车,一个汽车结构非常好,但是如果司机水平不高,它的功能也就不会发挥得很好。我们的社会制度也是这样,光有好的社会制度体系,如果我们转化不够,操作不当,执行力不强,那么好的制度体系也不会发挥出好的制度优势。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明晰为什么全会强调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总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是特别要注意处理好这四种关系:

(一)处理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点需要我们加深认识,认真研究落实。怎么样转化呢?很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有好的干部来执行我们的制度,二是要有各方面的人才来使用好、运用好这个制度体系。这里就需要做很多工作:一个是制度体系制定出来了并不断完善,但是怎么样把它落实?这就需要我们去设计整套操作程序,再一个就是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干部层次和人民大众层次,这样才能把好的制度体系转化为好的治理能力。

(二)处理好制度定型和制度创新的关系

我们讲到,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我们这个制度体系就要基本定型了,制度定型之后是不是就可以一成不变,永远不能再动了呢?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死结构了呢?我认为不是这样,对此要具体分析,对已经确定的、并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制度,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但对那些不太完善的、尚需实践检验的制度,特别是体制机制层面的制度,要鼓励制度创新,为实践探索留出足够的空间,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同时,在制度执行方面加强监督,要防止形式主义,即过于教条地执行制度而妨碍制度创新,既要反对不按制度办事而乱作为,又要反对假借执行制度而不作为。

(三)处理好“治”和“理”的关系

治理现代化中的“治”和“理”是两个概念。“治”主要讲整治,以堵为主;“理”主要讲理顺,以疏为主。我们的制度建设,既要注重整治不法行为,特别是腐败行为等,也要注重理顺关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些年,我们在“治”的方面成就斐然,下一步,应当更多地在“理”的方面下功夫。当然,在实际工作中,究竟制定怎样的制度为好,还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最根本的还是以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四)处理好制度落实和监督执行的关系

这些年,我们在制度执行方面加强监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监督环节注重“治”而忽视“理”;注重督办而忽视帮助具体工作部门解决问题、反映问题等,不利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需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说,这套制度体系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很好的制度基础,对这点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同时,我们要着重研究这套制度体系所具有的世界意义,也就是它所具有的普遍性,它对中国所具有的意义,是其特殊性,它对世界所具有的意义是其普遍性。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中国制度体系的特殊性,又要研究它的普遍性,把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这套制度体系的特殊性过去讲的很多,这点就不讲了,这里重点想讲一讲它的普遍性,也就是它的世界意义。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这套制度体系因其优越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制度选择。过去很多人认为实现现代化只能走西方的路,现在中国的实践证明,中国的这条道路也是走得通的,中国的制度体系是行得通的。同时也表明,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用中国的办法可能更好一些。比如,要有一个强大的组织,严格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政府,如果没有的话,落后国家是很难改变落后面貌的。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套科学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制度体系,其中特别是要强调通过包容性发展来实现现代化,不能固执己见,要广泛地吸取世界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推进自己国家的现代化。

(二)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中国的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现在不仅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其他国家也在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像越南、古巴、老挝、朝鲜等,还有南美洲一些国家也要建设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证明,每一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像过去那样认为一讲社会主义就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其他都不是社会主义,这是不对的。社会主义模式可以有多种,而且各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符合自己国情了就能够持续下去,有些不符合了就可能会失败。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失败了,不等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也就是说,这个道路是一个方向,具体的模式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是针对某个历史阶段的、某种国情而存在的发展模式,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三)对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行得通的,搞的好的话是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总共只有70年的时间,实际上真正摆脱“苏联模式”实行改革开放才40多年,我们用几十年时间内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这充分证明我们这条道路是走对了。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走对了?关键是我们有一套比较科学、比较合理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的优越性除了上面所讲的,实际上还有很多看得见的优越性,起码有四个方面是非常突出的:

一是高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前30年几乎是保持着年均10%的增长率。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体量太大了,所以发展速度就相对慢了一点,2019年达到了6.1%。即使如此,也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速度如此之快,在人类现代化史上是没有的。

二是稳定。所谓稳定就是我国经济发展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什么大起大落,没有出现像西方那么严重的经济危机,像1929年的经济危机、2008年的经济危机等,我们的制度有这个优势,我们的国家可以很好地控制经济。2019年9月24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典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举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说,实践证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是和谐。我们整个社会不仅是稳定,而且干群关系、民族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体说来是比较和谐的,不像西方现代化进程当中出现了那么多民族危机、阶级危机、社会骚乱、罢工不停,等等。

四是和平。我们的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的发展之路。西方国家几乎所有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发动过战争,或者参与过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在这一点上西方讲的现代化模式是没有发言权的,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我们是通过和平手段来发展现代化,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在人类现代化史上也是一个壮举。

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接受中国制度成功实践的现实,并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局限性,自觉破除“西方中心论”,避免西方现代化理论中独断主义的历史叙事,摒弃傲慢与偏见;同时应该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努力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李念)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