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才能稳脱贫

稳就业才能稳脱贫

今年是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目标不仅要实现脱贫,而且要实现稳定脱贫。人无业不立,人无业不安,人无业不富。只有就业稳,才能收入增,才能稳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可靠、最稳定的脱贫方式。大量事实充分说明,无业可就,便难脱贫困。只有将所有脱贫攻坚工作向就业脱贫聚焦、各种脱贫攻坚资源向就业脱贫倾斜、各方脱贫攻坚力量向就业脱贫汇合,才能产生“稳定就业、稳定收入、稳定脱贫”的效果,让贫困群众获得真实、具体、可持续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提升技能增强就业。“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 因此,要夯实职业培训这个基石,为就业扶贫蓄能攒劲。要大力推广“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根据贫困劳动力自身条件和企业用工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面向农村特色产业、传统工艺企业、农村电商业等类企业的就业需求,进行农村实用技术、通用工种项目、扶贫车间岗前培训,强化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探索开展“农民夜校”“田间课堂”,坚持集中培训与送培下乡相结合,尽量满足培训对象就近培训和岗位培训需求。

发展产业扩大就业。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的主要依托。各地资源条件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产业,不能不顾实际,盲目一哄而上,引进水土不服的产业。产业发展是一种经济活动,产业扶贫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要按照全产业链理念打造产业,积极发展产品加工,拓展产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岗位,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

注重扶持激励就业。要选派“就业干部”到贫困县、贫困乡及贫困村开展挂任职帮扶、驻村集团帮扶、结对常态帮扶,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要扭住政策援助这个核心,为就业扶贫强身补钙。积极向贫困群众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就业困难群体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要深入辖区用人单位宣传企业吸纳就业相关扶持政策,提高其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的积极性。同时,严格把控政策,坚决落实各项补贴资金。广泛开发乡村服务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将就业扶贫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为贫困劳动力提供选择。

优化服务引导就业。开展“就业援助”、“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 下乡等免费服务活动,并开设“就业扶贫专窗”对贫困户实行劳动力免费职介、免费咨询服务。要积极协调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及时发布贫困劳动力用工信息,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现场就业推荐会。与输出地劳务部门、大型企业联系对接岗位,向重点用工地区组织输送劳动力就业。加大就业扶贫的宣传力度,变“要我出去”为“我要出去”,积极营造良好的务工氛围。开展包车运送农民工专项行动,对务工人员开通“点对点、一站式”直通车,向劳务基地输转贫困劳动力。同时采取“乡镇结对、定点输转”方式,季节性输转贫困劳动力。以户为单位,对有劳动能力或半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全覆盖、点对点摸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劳务协作、岗位推荐、定点输送等就业服务措施,积极为群众就业创业牵线搭桥、提供方便,把其输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加强监管保护就业。拧紧监督管理这个阀门,为就业扶贫保驾护航。建立就业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开展联合督查、行业督查、第三方评估等,把就业精准扶贫工作督查结果作为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每项工作安排后,都派出专人到各乡镇、村组或相关部门解读文件、指导操作,实行过程督查,促进工作不掉队。在监督管理中,对扶贫专岗人员上岗情况、扶贫车间建设财务情况、扶贫专场招聘会组织情况进行专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处理。开展数据排查、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核实,确保政策不走样。(责编:张慕琪;校对:赵一頔)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426/108400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市天府路539号招远市委党校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6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赵一頔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