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李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7)

在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中卜弥格也有所贡献。当时他跟耶稣会的一个大学者基歇尔有深厚的交往和友谊。基歇尔是欧洲17世纪著名的学者,被称为最后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他在公元1667年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中国图说》,奠定了他在西方早期汉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这本书是关于中国的一本百科全书,汇集了基歇尔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关于中国最新的认识成果,给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一扇了解东方与中国的大门。

基歇尔在罗马期间了解了卜弥格,两人成为了终身挚友。卜弥格与基歇尔长期通信,给他提供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第一手资料。基歇尔在他的代表作《中国图说》中也介绍了他的好朋友卜弥格的很多汉学研究的成就。比如,卜弥格在中国游历多年,很喜欢记录当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风俗礼仪。他提供给基歇尔的资料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还配备了不少有关中国服装和人们生活场景的图画。

从这个意义上讲,卜弥格不仅把中国的地理知识介绍给西方,还进一步补充和细化了前辈传教士收集整理的有关中国的人文知识,推动了早期“中学西传”的进展,对于中国形象在欧洲的树立奠定了基础。

卜弥格在中国期间曾经专门研究过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他把相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基歇尔,基歇尔在《中国图说》中第一次公布了卜弥格关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资料,并且碑文里的汉字都用拉丁字母注音。碑文中的汉字和注音,对于当时的欧洲人了解汉语、了解中文的相关知识产生了影响。

卜弥格对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研究分成三个部分:逐字注音、逐字释义和内容解释。而碑文中的汉字和拉丁文的释义依靠编号来一一对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文献很可能是最早在欧洲公开发表的一部中文和拉丁文对照注音和解义的辞典雏形。所以,卜弥格作为波兰第一位来华的耶稣会士,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除了卜弥格,中国人非常熟知的另一位传教士就是利玛窦。公元1583年,来自意大利的耶稣会士利玛窦抵达肇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扮演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双重角色。他们不仅把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带进来,也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介绍出去。可以说利玛窦开创了晚明天主教在华传播的新局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使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得以接触与传播,为中国和西方文化在明清时期的交流沟通揭开了新的历史序幕。

利玛窦在公元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马切拉塔,公元1571年加入耶稣会。公元1577年耶稣会批准利玛窦赴印度。他在公元1582年抵达澳门,正式入华。在公元1583年利玛窦跟他同会的罗明坚一起在肇庆修建了第一座教堂仙花寺。利玛窦从公元1583年到公元1610年辗转中国内地的多个城市传教,包括韶州、南昌、南京等。到了公元1601年,利玛窦进入北京,获得了万历皇帝的许可留在北京传教。公元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逝世。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