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地评线】京彩好评: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2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医防结合的紧密性、融合度有待增强;基层社区、农村的专业化人才不够充足,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等一线力量有待提升;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稍显欠缺;数字化治理仍有堵点……这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短板、漏洞、弱项,也是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隐患。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针对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病灶”对症下药,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编密织牢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技术、能力、人才储备,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提高人民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强化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此次疫情,暴露出前期监测预警存在的短板。疫情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要着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资调配等领域。

筑牢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此次疫情,暴露了现有法律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比如一些法律之间衔接不够顺畅,一些规定适应性弱等。要有针对性地推进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修改和制定工作,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进一步从法律上完善重大突发传染病防控措施,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部门、行政机关和专业机构的职责。要普及公共卫生安全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意识,推动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公共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树立良好饮食风尚,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推动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知弱而图强,知不足而奋进。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是应对大考的应有姿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推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公共卫生体系变革,就能有效防“疫”于未然,为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披上“百毒难侵”的铠甲。(责编:赵一頔;校对:张慕琪)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