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持续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一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直指作风“病灶”,为各级干部锤炼过硬作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指明了行动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以作风攻坚确保脱贫攻坚,以作风建设的严与实,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速度,这是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一、在“真”字上下功夫

不能因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就不顾质量,扶贫工作必须务实,措施必须扎实,结果必须真实。既要立足当前,妥善解决紧迫性、普遍性的眼前问题,也要着眼未来,防患于未然,牢牢把握决胜主动权,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扶贫成果“回头看”。很多地方在扶贫时都采取了因人、因户、因地分类施策,在“回头看”时,不妨也继续用精准理念检验成果,不能摘帽之后万事大吉。比如,对一些脱贫基础不牢的脱贫户,需要扶上马送一程;对那些家庭成员健康情况不乐观、学生较多的脱贫户,要做好持续帮扶,防止因病因学返贫;对一些自然灾害易发高发地区,也要作好预判,建立相应的应急帮扶机制。只有进行全覆盖、无遗漏排查,始终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整改落实,逐一摸清饮水、产业、就业、低保、特困供养及相关政策补助等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底,这也是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应有态度。二是脱贫目标“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指标。从表面看,“两不愁三保障”解决的是贫困人口的吃穿、上学、看病、住房问题,但考验的却是整个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要关注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也要统筹考虑基层医护人员、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村庄整体规划,还要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顾眼前和局部目标,忽略长远和全局保障。三是确保问题“清零”。要对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思想认识、责任落实、精准施策、任务推进、纪律作风等方面查找“病因”,举一反三、分类解决,明确整改主体、落实整改责任,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细化明确整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立行立改、限时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清零。只有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把重点整改、全面整改、系统整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统筹推进,综合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才能确保问题一个不落、全部解决到位,保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长效、任务落实。四是保证成果“成色”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要狠刹扶贫工作中的歪风,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尤其是要严格把好扶贫审核关、验收关和资金管理关;持续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加大查处弄虚作假骗取扶贫资金、形式主义等问题的力度,加强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完善跟踪督办机制,加大精准督导检查力度,加大对弄虚作假的责任追究力度,不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倒查扶贫攻坚责任链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责任。

二、在“干”字上下功夫

脱贫攻坚最后一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兑现承诺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正所谓,“ 奋楫中流,气可鼓不可泄”。一是保持“一鼓作气”的冲劲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咬紧牙关攻坚,尤其需要克服松劲懈怠、精力转移这个最大的问题,以大决战的状态、倒计时的节奏,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线作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转变工作方式,不等不靠,有条件的地方抓紧推进,没条件的地方转变方式及时推进,坚决推进剩余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只有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以“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把问题一个一个妥善解决,把工作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就能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二是保持“一抓到底”的韧劲坚持重心不转移、频道不更换,咬定目标不放松,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产业扶贫力度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并保持脱贫攻坚政策和现有帮扶政策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坚持一抓到底、水滴石穿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三是保持“一以贯之”的干劲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各方面、全过程,以过硬作风推动攻坚克难,力戒扶贫工作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撸起袖子、沉下身子,勇于直面问题、敢于较真碰硬,找准症结、找准短板,发扬钉钉子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只要我们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万众一心加油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着一步做,稳扎稳打推进各项工作,就一定能确保取得最后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四是保持“一心无二”的拼劲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需要我们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当好责任人、种好责任田,继续保持冲刺姿态、攻坚状态,打通精准扶贫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稳住神、咬紧牙,使出心无旁骛、一往无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这样,才能把脱贫攻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如期打赢这场硬仗。

三、在“廉”字上下功夫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反腐发力点。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是为全力保障脱贫攻坚的应有之义。一是聚焦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一些基层单位经手大量的涉农扶贫资金及物资的使用和审批,上级监督缺位,内部监督乏力,特别是政务公开失范,地方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基层政府疏于管理,上级扶贫、财政、审计等部门又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权力缺乏制约与监督,极易产生虚列项目、套取扶贫款,“雁过拔毛”、截留扶贫款,“围猎”审批人、扶贫审批权力寻租,挪作他用、扶贫资金跑冒严重等形形色色的“微腐败”“巧隐形”“悄侵占”问题,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挥霍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深挖细查突出问题。针对涉及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在整治中打折扣、随意变通、与民争利,基层干部贪污贿赂、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推动工作不力、失职失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可以通过梳理近年来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形成有力震慑。三是严肃监督执纪问责。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民生监督、专项巡察、日常督查等工作,促进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化常态化。紧盯承担扶贫任务的重点领域,涉及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人员,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筛选、统一研判,以零容忍的态度快查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形成持续震慑。对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实施“一案三查”,既倒查追究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又倒查追究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四是规范扶贫资金运行扶贫部门要对扶贫项目及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该招标的必须招标,该公示的全面公示,确保扶贫项目及专项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扶贫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在“能”字上下功夫

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要过硬,本领需高强。贫困地区往往既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也存在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的情况下,新老问题层出不穷,对干部的作风、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按照“脱贫攻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理论水平,强化组织能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注重培训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档案管理、扶贫考核、扶贫督查、项目建设、基层党建、群众工作等业务知识,切实增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培训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补偿脱贫、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确保广大干部精准、科学、有效地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二是要坚持分层分类培训对县(市)、乡(镇)及部门主要负责人,突出理论武装、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引导坚定扶贫攻坚信心、强化责任担当,以精准的视角、思维和措施来审视、谋划、推进扶贫工作,凝聚精准扶贫的领导力量。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要以完善知识结构、掌握富民产业、提高扶贫技能、吃透村情民意为重点,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介绍、实地观摩、案例剖析等方式,深入学习扶贫政策,研究推动精准扶贫、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各项政策发挥最大效应。对贫困村干部,要围绕解决贫困村最基础、最迫切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促其掌握扶贫政策实时动态,加快提升致富带富能力。三是要丰富拓展培训渠道集中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利用好县(市)、乡(镇)党校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培训方面的优势,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培训密度,提升集中培训效果。充分依托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以及人才实训基地,根据参训对象不同情况,区别开展现场教学,邀请当地致富能手、土专家现身说法、传授技术、交流经验,在面对面讲、手把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致富本领。赴外学,立足周边地区,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学基地,组织扶贫干部学习先进的农村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网络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微信等载体,实现技术和信息实时交流共享,让贫困村基层干部及时掌握政策、懂得政策、会用政策。四是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将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考核范围,不断加强对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要及时推广典型,总结经验,建立完善奖惩激励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学员带着问题学,教员带着问题教,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党员干部能力,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的宏伟目标。

(作者单位:安徽省委组织部研究室)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