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使命重于一切

记者的使命重于一切

———军报人在朱日和参加阅兵报道的日子里

旌旗猎猎、战车云集、兵阵如林。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30日在朱日和训练基地检阅了部队官兵。《解放军报》浓墨重彩、精彩纷呈的阅兵报道,给军内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有幸跟随军报采编队伍征战朱日和,感受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记者的使命重于一切。

出征——放下手头的事务,放下亲情的牵挂,放下过去的荣光,义无反顾向着新阵地出发

火辣辣的太阳高悬在七月的大漠边关,把炎热泼洒在草原的深处。此刻,一支轻车简装的车队载着40多个身着迷彩服的军报人正向着朱日和驶去。

朱日和,蒙语意为“中心”。也许当年成吉思汗的铁蹄四方征战时,这个古战场被认为是世界的“心脏”。而今,这片占地总面积达1066平方千米的训练基地,拥有沙漠、草原、山地等多种地形,成为亚洲最大、我军最先进的训练中心,也被称为中国的“欧文堡”。中国“第一蓝军旅”在此作为“磨刀石”,砥砺着一支支红色现代化劲旅。

在这支报道队伍里,有身经百战的老将,也有初出茅庐的新兵;有男记者,也有女记者;有文字记者,也有摄影记者,还有相关技术人员。

在解放军报社举行的出征动员会上,社长李秀宝指出:这是一次重大的宣传战役,是一次艰巨的任务,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既是对每个采编人员的考验,也是对军报全体同志的考验,上上下下都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给大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把握正确导向,二是遵守宣传纪律,三是加强团结协作。

军报总编辑孙继炼则给大家提出5条具体要求:第一是要大家把这次报道活动当作一件光荣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第二是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三是工作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第四是报道内容要突出实战化的特点,第五是要高质量完成每一篇稿件。

7月7日星期六的早上7点钟,这支队伍准时出发。李社长、孙总编与夏副总编率报社主要部门的领导前来为这支出征的队伍送行,可见报社对此次报道的重视。

由于北京与内蒙古深处的朱日和远隔千里,报社从北京汽车集团租用了一辆大巴和一辆中巴运送兵员,这也是军民融合执行重大报道任务的一次有益尝试。

军报参加朱日和阅兵报道的同志,都是工作在一线的骨干力量。由于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军事行动,不少同志出发前也遇到一些困难。但一声令下,他们打起背包就出发。

那个笑眯眯地坐在汽车一角的军报记者叫钱晓虎,是解放军报社陆军分社的社长。可临上车出发了,他才想起出差在外的妻子对他千叮咛万嘱咐的一件重要事情:参加当天下午儿子的初二结业典礼暨家长会。过去这样的活动都是妻子参加的,因整天在外忙于采写报道,孩子上学以来他就参加过一次家长会。这次活动又泡汤了,他对儿子不由心生一股愧疚之意。好在孩子很懂事,宽容了爸爸又一次失约。

说起孩子,军报驻中部战区分社社长杨清刚也感到很内疚。这个曾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南方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上海世博会和“中国士兵的时代楷模”何祥美等许多重大报道的年轻记者,出发前一天,一直帮助其带孩子的岳母眼睛旧疾发作,无法接送孩子上学了,爱人又在上班,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无奈之下立即打电话给远在四川看家的岳父,请他坐飞机紧急赶到北京照看孩子,以保证自己准时随大部队出发。

解放军报社驻东部战区分社福州记者站站长朱达,与爱人分居两地,父亲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6岁的女儿即将上学,有许多家事和工作上的事等待处理,但接到去朱日和采访的通知后,放下一切,立即上路。

车队出发前清点人数时,军报驻火箭军分社社长王卫东才急匆匆赶到。这些天他忙坏了,为了在出发前完成军报纪念建军90周年宣传的两篇重头稿件和火箭军部队某个典型报道,他没日没夜地加班赶稿,当天凌晨3点才睡下。没想到出发前,4岁的儿子发起高烧,他来不及送孩子去医院,给家人做了安排就背起行囊赶车了。

有一个参加此次报道的军报记者,当天没有出现在这支队伍里,他就是军报驻南部战区分社广西记者站站长陈典宏。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幼子尚在哺乳期。接到去朱日和采访的任务后,他把孩子托付给岳父岳母,处理好部队交接过程中的一大堆事务,按时动身。可由于受不良天气的影响,从南宁出发的飞机改签了3次还是没能起飞,后来辗转北京乘飞机到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再乘车前往目的地与同事们汇合。

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军队媒体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工作也各有各的困难。但在执行重要报道任务面前,每一个军报人都不讲价钱,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

生活——重新回到大通铺的岁月,大家都是普通一兵,在战胜各种困难中适应特殊环境

当西边的晚霞像火一样燃烧的时候,军报采访报道团队终于抵达朱日和训练基地。

本来,大家做好了住帐篷的准备,但阅兵联合指挥部考虑到记者们要采访写作的特殊情况,经过多方协商,由“蓝军旅”腾出修理营的营房,供军内外媒体人使用。由于房子紧张,大家基本住上了十几个人一室的大通铺。仿佛又回到了新兵入伍时的岁月,不管你是谁,都得开始过连队战士的生活。为了照顾我们几个老一点的同志,4个人住一屋。

吃晚饭的时间到了,大家身着迷彩服,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向集体食堂。自助餐,每人每天35元的伙食标准。大漠深处,给这么多人运送食品多不容易,大家吃得很香。我们吃饭的食堂,每顿700来人就餐,早去1分钟也不开饭,晚去了就得排长队,过时不候。

毕竟很多年没这样过集体生活了,大家还是感到了许多不习惯。我们宿舍里有年岁大的,也有年轻的同志。半夜过后,院子里一片寂静,可宿舍里开始呼噜共鸣。有个年轻些的同志,呼噜打得山响,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让人根本无法入睡。当营院早晨6点起床号响起之时,我一夜没有睡得着。大家起床后,都纷纷“揭露”对方打呼噜。其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打呼噜了,只是轻重不同而已,而且自己打呼噜时一般自己是听不到的。那个打呼噜山响的年轻同志,为了不影响我们睡眠,总是躲到别处写稿到深夜一两点回屋,而我们也是刚躺下,呼噜再次轰鸣。在这个宿舍住了15天,我几乎没有睡好过一晚。其他同志,恐怕也好不到哪儿去。但这决没有影响大家的工作劲头,白天采访时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抖的样子。

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如果独自住宿不会影响别人,但住在一个屋里,即使再注意也不可能不影响他人。我们入住这个宿舍的第三天,西部战区空军的军报特约摄影记者刘应华前来报到。这个中国空军的“第一摄”,曾50多次登上甘巴拉雷达站,拍摄的照片获奖无数,能与这个德艺双馨、倾慕已久的57岁的“帅老头”共居一室,恐怕也是一种机缘。但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从朦胧中竖起耳朵,听到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以为有老鼠进屋了,正准备起身去打,却发现声音来自对面的刘应华床头。此时,他一边侧身躺在床上吃袋装的豌豆,一边看他妻子给他在平板电脑上下载的电视剧。这个“老鼠”可打不得,我又装着入睡了。然而凌晨4点时,他还在一边嚼豆子一边看电视剧。当起床号响起时,他正打呼噜,而电视剧还在床头继续播放着……这可基本上是夜夜如此!但一到白天外出拍照采访时,他的劲头依然十足,你不得不佩服他旺盛的精力。

草原深处的沙漠地区,严重缺水。受阅部队那么多人,用水紧张是毫不奇怪的。而我们住的这栋楼条件还算好的,只是有时洗澡时会突然断水,让人有点尴尬。楼里没有热水供应,我在朱日和的日子里一口热水也没喝过。

水对女同志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军报驻战略支援部队分社社长、干起工作来就像“女汉子”的邹维荣,与另3家新闻媒体的4名女记者被照顾住到三层的集体宿舍,而楼越高水越上不去。好在这个女博士曾在中部战区分社工作多年,跑遍内蒙古8000里边防线,朱日和更是来过几十趟,对这里情况很熟。没有水喝,自己到服务社去买;深夜里楼上没有了洗澡水,就派同宿舍的年轻女记者去别处“侦察”,伺机而行……草原上干旱炎热,强烈的紫外线不仅灼人皮肤,还蒸发水分,女同志又都爱美,邹维荣在半夜里一边给自己敷面膜,一边给远在北京的丈夫打电话:“你能不能给我买点护肤品让人带来啊!”电话那头回答道:“媳妇儿啊,我明天一大早就要出差啦!”她放下电话,恨铁不成钢地对同事笑笑说:“那个死鬼,又靠不住了。”

最不习惯的是,由于保密需要,这里采取信息管制。没有了微信,上不了网,读不到报纸,看不了电视,大家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这对每天需要掌握大量新闻信息的记者们来讲,尤其不适应。

但是,有困难就有解决困难的办法。画报部老记者岱天荣就是我们所驻部队里走出去的,认识这里不少人,很快搞来一台电视机,放在会议室供大家看。年轻的记者们找来一只篮球,在晚饭后的球场上龙腾虎跃。画报部记者李三红跑不动了,一屁股坐在篮球场三分线以外的地上投篮,一个弧线飞过去,很准啊——连篮框也没碰上,但一串笑声在球场飞扬。还有一些记者们,在晚风中围绕宽阔的球场跑步,以保持充沛的体力。

尽管这里条件有限,但没有一个人觉得苦、觉得累。大家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采访报道机会。

报社社长李秀宝、总编孙继炼,始终记挂着战斗在一线的这些军报人,非常关心大家的生活。他们一再想到朱日和来看望慰问大家,但由于这里实在协调不过来住宿的地方,只好由军报负责此次纪念建军90周年报道的夏洪青副总编率队前来慰问。当7月13日他们一行抵达朱日和时,大家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

战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写好每一篇稿件、拍好每一幅图片、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军报记者工作起来都是“拼命三郎”,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向来有以一当十的光荣传统。在此次出征朱日和的阅兵报道中,他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顽强拼搏、精益求精,努力采写好每一篇稿件、拍摄好每一幅图片、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由于这次阅兵工作的保密性强,人员管理严格,记者出入营门困难。加上受阅部队驻地分散,用车也遇到麻烦。但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

军报驻中部战区分社社长杨清刚利用自己人员比较熟悉的特点,车辆保障困难,就自己协调受访单位派车接送。在到达朱日和的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多次到方队帐篷村、队列训练场、车辆装备保障场与阅兵合练场深入采访。有一天,他上午在帐篷村采访,中午跟随保障人员给阅兵合练的官兵送饭,结果自己没有吃上中饭,下午又接着采访方队官兵,在漫天的黄沙中不停地穿梭行走,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

根据安排,每个文字记者分工负责36个受阅方队的报道。由于过去工作岗位的不同,一些记者要熟悉新的军兵种、了解新的军事装备,他们不厌其烦地向部队领导、专家和同行请教,以确保稿件的真实、准确。

追求稿件的深度,是此次军报阅兵报道的一大亮点。曾连续4年被评为军报“十佳记者”的军报驻军委联合参谋部分社社长梁蓬飞,采写的新闻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也多次参加阅兵报道,但他不走“轻车熟路”,努力挖掘报道素材,把很容易写得浅显的稿件写出了深度。他负责参加阅兵的标识梯队、护旗方队和火箭军部队的采写报道任务。在预演现场,他通过直升机组成的“八一”标识和“90”字样,以及29辆猛士敞篷车护卫的党旗、国旗与军旗,思维延伸到无垠的空间。因此,他在键盘上敲下这样几行字:“党旗、国旗、军旗交相辉映。七一、八一、十一,3个生日的先后顺序,看似偶然,实则昭示了一个历史必然: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人民军队;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

一到有预演活动,是摄影记者们最兴奋的时刻。无论是柳军、岱天荣、周朝荣、冯凯旋、刘应华、王传顺、王卫东等老同志,还是穆可双、李三红、范显海等年轻一点的同志,预演开始后就会进入无我的状态。由于野外紫外线很强,他们头戴迷彩大檐帽,脖子套上迷彩围脖,还要戴上迷彩手套,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多次的预演活动,谁都不肯落下。一次预演时,大风搅动漫天沙尘,一些三脚架都被刮倒了,每个人都像刚出土的“兵马俑”。

而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拍到好图片了。有的同志因为抢到一个好镜头,在回程的车上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打开相机跑前跑后给大家“炫耀”:“看看,看看!这片子……啧啧!”回到宿舍,来不及洗一把满脸的灰尘,大家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赶紧坐到床沿上下载相机里CF卡上的图片,再存储到移动硬盘里,然后挑出一张张自己满意的图片来。时不时就听到有同志夸张地大喊大叫:“哇,又一张大片!”

为了工作,一些记者得了病或哪儿不舒服了,都一声不吭地坚持着。一天上午,我见正坐在床边采访几位受阅官兵的军报军事部训练组长周猛突然用手抵住腹部,头上汗水滚滚,脸色苍白,忙问怎么了,他平静地回答道:“我肚子痛得厉害。”随即,他就被采访对象送到了野战医院。下午回来时,我赞扬他坚强,可他哈哈一笑:“坚强个啥呀,我在医院那里肚子疼得都喊娘了,医生连打了两支杜冷丁才止痛。”原来,他右肾上有个结石掉下来了,但始终没能排出去。他就是带着这样的状况,坚持采访写稿组稿,一直到最后。

军报技术运营部主任宋明亮,此次带着4名技术人员随记者们出发。他们按照实战化的要求,想方设法将记者们的稿件传得出、传得快、传得好,真正做到了“保障有力”。

每一个参加此次报道的军报人员,都想发挥出自己的才干,拿出得意的佳作,就连聘用人员也不例外。这个叫孙伟帅的姑娘,毕业于重庆大学,本科时学的是播音主持,研究生读的是电影文学,而且文字写作水平很高。应聘到军报网络宣传中心不过才两年时间,她就成为报道骨干,去过南沙,参加过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等许多重大活动报道。来到朱日和之后,她每天不声不吭地根据自己策划的报道选题,深入到一座座军营里采集素材,精心制作了一个个视频,收获多多。

7月30日上午,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习主席来到朱日和检阅三军,军报能够走进现场的记者全都倾巢出动。他们要用自己的眼睛、键盘和相机,记录这辉煌的时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