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中医的“根”,在“创”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这个关键—— 百草银针说传承

守住中医的“根”,在“创”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这个关键—— 百草银针说传承

中医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劳动人民千年智慧的结晶。数千年来,各种中医文献、草本典籍,如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一路穿越千年历史云烟,不断完善延续至今。从上古的神农尝百草,到三国的神医华佗,从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到明朝的李时珍,历代的名医,悬壶济世、潜心研究、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以身试药、书写案例、传承医技,不仅为人类的繁衍昌盛,也为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医中药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发展史,更是一部杰出的东方哲学史。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天地万物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寻求病因、分析病位,探究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之变化,或草药、或针灸、或推拿、或按摩、或拔罐、或食疗等,运用多种治疗方法,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倡导的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协调共存。每一剂好的药方,对于中医而言都如排兵布阵,讲究君臣佐使,各负其责,既互相合作,又相生相克,达到阴阳和谐,除病化疾之效,这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不断延续之精粹,更是独特的东方智慧。

我生在太行山,作为神农炎帝的后人,自幼对中医中药就不陌生。太行山多馈赠,中药材品种繁多,我长于乡下,生病需药,多是就地取材,在成人之前就不曾输过液,甚至吃西药都极少。在山村里,每一位农人都是半个中医,他们熟悉身边的一草一木,更熟悉药材。比如出现了伤风感冒,几乎不用大人们吩咐,孩子们都懂得,抓点儿桔梗、黄芩、柴胡、防风、桑叶等,再配一些葱胡,晚上熬汤喝后,出一身透汗,次日就能痊愈。再比如虫叮蛇咬、跌打损伤、牙疼喉肿,甚至是腹泻肚胀等,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农人们都能就地取材,自配中药,喝几次痊愈。每年的冬春之交,农人们多会熬一些清热解毒、化湿祛痰的中药汤,全家老幼喝一些,预防疾病。

以往乡村多中医,几乎每村都有,那时的中医多不是科班出身,而是自幼拜师学艺,历经多年、几十年之磨砺,才能出道独立门户,行医治病,甚者有祖传数代从医,代代相传,这些行医者为人低调,自采中药、半医半农、走家串户,往往一个好的中医,经百姓口耳相传,会声名远扬,十里八乡都会赶来寻医。

那时,乡下的老中医们,虽有的盛名在外,前来寻医者众多,但从不会因为人多而降低标准,更不会因为盛名而抬高药价,且会愈发地谨慎,愈发地注重声誉,家庭不仅不会因为求医者多而富裕,反而会因为时间不够而延误农活,甚者日子过得反倒清贫很多。但他们德高望重,百年之后,十里八乡挥泪相送,后人每每提起,有的还被乡亲们奉做仙人,为其修庙立堂,每逢过节,百姓前往祭拜,香火不断。当地的村志县史,也会记载其生平,书写其行医故事,流传后世。

相传,在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在太行山,为使百姓益寿延年少生疾病,他跋山涉水,尝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温,加以配制,研究治病解毒良药,有“一日遇七十毒”之说。《神农百草经》也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经典,对后世中医药的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

中医遵从自然之道,西医倡导技术之道。传承医道,精研医术,遵从医德,济世救人,千百年来,中医依靠的多是传统师承,一路延续至今。一些老中医为了一项研究,寻求一处突破,一生都在呕心沥血。观当下,一些所谓的“伪中医”,养生治病的大旗一挂,号称自己是什么中医世家,拥有祖传秘方,可包治百病云云,不仅坏了中医的本意,也降低了人们对中医的信任度。

百草银针论中医,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关键,传承是命脉,中医的底蕴是厚重的中华文化,这是根;中医的思维是独特的东方哲学,这是魂。中医不仅是一项静心谨慎的技术,彰显的更是悬壶济世、大医精诚。就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我们的广大医者,倡导中西医结合,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不仅对传统中医进行了有力的创新,而且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新时代,守住中医的“根”,在“创”上下功夫,解决好“新”这个关键,必须戒骄戒躁,沉心细研,古今结合、中西贯通,在理论上创新,在技术上突破,在方法上融合,在方药上发展,做到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才能让中医中药这个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东方智慧焕发新生机。

(作者为青年作家、文化学者)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