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社会

如何陪伴孩子走过青春期

报告人: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简 介:青春期是一朵云、一行诗,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充满诗意的时期,还是一场疾风、一团烈火,是最麻烦的、动荡不安的时期。很多家长对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叛逆头疼不已,对孩子遇到的校园霸凌、早恋问题不知如何应对。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杨咏梅与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家长代表一起就如何陪伴孩子走过青春期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总播放:25332
发布时间:2021-01-14 14:48
  • 叛逆是青春期的标签,几乎每一个孩子的青春期都是在叛逆中度过的。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和思维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所以说,叛逆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成长和进步。对此,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做好沟通和引导。[文稿][课件]

  • 当孩子步入叛逆期,家长需要调整角色,从教育者转变为陪伴者,像朋友一样向其提供支持和认同。要尊重孩子,尽可能地支持他,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他安慰与鼓励,当孩子有了很大进步时要毫不吝惜地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除此之外,还要减少说教和唠叨,不要“翻旧账”。[文稿][课件]

  • 良好的亲子关系,既可以化解孩子的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也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负行为。家长要认识到一定的同伴压力可以推动孩子成长,但若遇到校园霸凌时一定要及时解决。比如,家长要留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引导孩子在遭遇校园霸凌时与及时自己沟通。[文稿][课件]

  • 家长要支持孩子与异性同伴的正常交往。并且,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加强性教育,告诫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要保护好自己。如果家长确定孩子已经早恋,首先要克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并做到正确引导。[文稿][课件]

     

    专家

    主持人:杨咏梅 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

    嘉宾: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主持人:各位家长,欢迎收看由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家长公开课》。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在我看来是关于青春期问题了解和阐述最清晰的一位专家,她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家长朋友张老师,他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关于青春期,几乎是每一次任何一个选题的家庭教育讲座上家长们必问的问题。我想先问一下张老师,你怎么发现孩子是进入青春期了,他有什么迹象吗?

    张老师:虽然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但是我在跟我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我儿子还是比较乖的,但现在很多事情他好像总跟我对着干。比如,我还有个女儿,我就跟我儿子说你看你长大了,是不是该照顾一下妹妹?你跟他这么交流的时候,他会故意反着来,甚至用欺负妹妹的方式来表达,这可能也是对我们有意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也尝试去改变我们的教育、沟通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主持人:张老师跟很多家长一样,突然发现孩子不乖了,这是个问题吗?边老师。

    边玉芳:对啊。中国的所有家长一说到青春期,都会跟张老师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叛逆,就是原来听话的孩子现在不那么听话了。但其实,青春期最大的标志是孩子们的性发育,也就是生理上的发育,这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主持人:孩子的外在特别明显,外显了。

    边玉芳:对,就是以此作为青春期到来的标志。孩子们在这一阶段也会有叛逆的现象,这是孩子生理发育后的心理发育需要,就是孩子觉得自己在生理上像成年人了,就希望爸爸妈妈以及身边的人都把自己当成年人看。

    主持人:对,有的孩子跟父母都一样高了,长得很快。

    边玉芳:再加上第二性征的发育,孩子就会觉得身体上的这种变化已经宣告自己现在是个成年人了,所以在心理上也要求有成年人的待遇,就是被别人当成大人看。如果,爸爸妈妈还把他当小孩,他肯定是要反抗的。另外,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是权威一样的存在,而反对权威就证明自己长大了。由此可见,孩子在青春期确确实实会有一些叛逆的现象。对此,我们还要理性看待。

    主持人:叛逆是个问题吗?是个烦恼吗?

    边玉芳:叛逆是一个现象。恰当的叛逆是孩子在探索自我、找寻自我,是成长的一个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找到自己未来的路,通过挑战父母、挑战世界,找到“我是谁”“我将来想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而这也是寻找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太过叛逆,则往往是由以前家庭教育中一些不太恰当的做法导致的,孩子在用这种信号让爸爸妈妈去调整教育的方式。一个孩子可能经历了或长或短的叛逆期,当他走过这段时间,就有可能变回父母眼中曾经的乖孩子。当然反过来,一个孩子从来都不曾叛逆,那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也许很早就开始探索自己了,他明白青春期是怎么一回事。

    主持人:而且父母给的空间也比较大。

    边玉芳:对,他可能在你还没有发觉他的太多变化的时候,就已经找到自我了。但是,另外一种可能就需要我们特别警惕,就是父母采取高压政策,或者没有给孩子探索自我的机会。

    主持人:孩子特别乖。

    边玉芳:对,孩子特别听话,特别乖,以父母的要求和想法作为自己的想法。比如说,父母觉得你长大就要当个老师、做个医生,既然家长这么要求了,孩子因为听话,也就接受了。这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在心理学上,对这种孩子来说,有个词叫同一性早闭。

    主持人:放弃探索,您说了算。

    边玉芳:对。放弃探索,结果就两个,一个就是孩子可能在走过青春期之后发现这不是自己探索的结果,那就要去重新找寻自己的路。如果能重新找寻自己,让孩子进一步去发现自我、探索自我,这个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就是付出的成本可能会高一些。

    主持人:对啊,这样代价就太大了。

    边玉芳:代价会大一些,但至少也是个机会嘛,可以重新去找寻自我。我经常举这个例子,几年前有个电视剧叫《北京青年》,里面的男主何东,就是小时候很乖、很听话,成绩好,毕业后找的工作也好。

    主持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羡慕的那种。

    边玉芳:然后,爸爸妈妈又给他找了一个大学老师做女朋友。就在大家觉得他的生活、工作非常好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说我要重走青春路,而且女朋友也不要了,弄的他爸爸妈妈以及身边的人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电视剧中,他是重走了青春路,也明白他要的是什么,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结果还是理想的。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状况。还有一种就是同一性早闭,也就是孩子内心的需求被压抑了,很多感受都没办法合理化,最后可能会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主持人:对,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

    边老师:是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年轻人,其实这种人在社会上还是比较多的。

    主持人:那张老师你可以放心了,说明你孩子的状况是正常的。

    张老师:是一个正常的。

    主持人:对,非常正常。我刚才从边老师的话里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辩证,就是孩子在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状况,而这却是一个正常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如果在经历过程中还跟以前一样,看起来很正常,那恰恰就是不正常,他或许没有机会去探索自我。其实,孩子探索自我的过程,说实在的,对家长是有挑战的。张老师你这个烦恼还早着呢,才刚开始,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知道的家长群里对于青春期的问题常常集中在哪几个方面,特别是孩子上了初中以后?

    张老师:其实现在,我就有一些,我和同事也会聊这些。比如说,最近,我的同事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特别是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有的题孩子明明会写但没写对,他就数落孩子不够认真,最后孩子就表现出一种状态,这个题会写但就不写,或者写一半就不写了。孩子用这种方式在抵抗,你不是觉得我不认真吗,那我就不认真给你看。这个问题确实令我们家长非常苦恼。

    主持人:其实,孩子的各种问题背后释放的是一个需求的信号。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步入青春期,也面临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和挑战。我觉得,他们承受的比咱们看到的要多得多。

    张老师:对,确实能感觉到。特别是学习,假如孩子有一次没考好,我们作父母的就会习惯性地说,你看你本身能考好的,怎么就没考好呢?这么一说,孩子就觉得我已经知道了他这次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没考好的,你们还在说什么呢。这时候,孩子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态度,那你说就说去吧,反正我也不管你说不说。

    主持人:边老师,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咱们不可能不管,但在青春期,家长关心孩子的重点是不是学业问题,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延续之前的惯性,仍然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业,但这是关心关注的全部吗?第二个,孩子遇到问题了,家长该怎么办?要不要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边玉芳:学业永远都不是孩子的全部,不要说青春期了,就不是青春期,也不是孩子的全部。有人说,中国教育理念中有一句最不好的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认为,另外一句更糟糕,就是“没有考虑孩子的成长需求”。也就是说,孩子只要读书就好了,只要好好学习就好了,其他的事都不用管,这肯定是不对的。学习怎么可能是孩子的全部?孩子有交友的需要,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还有找到未来生活目标的需要。尤其到了青春期,他们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生活目标的。而这个生活目标,不会是在中学这个阶段的。那考大学是不是?也不是,考大学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所以在青春期,如果,你只让孩子去追求一个阶段性目标,却不让他去找寻一个更长远的目标的话,未来是有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实际上,所谓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找寻自我之类的,都是指孩子的自我探索。进一步说,孩子要找到他自己的优势领域、感兴趣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一个职业趋向。也许在未来还需要调整,但至少有了一个目标。

    主持人:大的方向。

    边玉芳:对。其实现在,我们教育上的一些改革在倒逼家长调整教育方式。比如,现在的中高考都需要选课,这实际上是一个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找到孩子未来生活目标的过程。总之,学习一定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

    主持人:在大部分家庭里,不管是近期目标还是远期目标,家长和孩子的想法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我们仍然会遇到沟通的难题,很容易引发情绪的爆点,你家应该还没开始吧?

    张老师:还没有那么严重。

    主持人:但已经感觉有点跟以前不一样了。

    张老师:老人跟我们住在一起,他们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老人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又特别爱说,他就会有“你什么都不懂你说什么啊”的逆反情绪。我们觉得这样不好,但有时候要再批评他,就怕让他的情绪更极端。

    主持人:有的家长来提问的时候说,我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唯恐踩雷爆炸,我觉得自己很委屈。这种亲子沟通状态,边老师,你觉得可以吗?可以持续吗?

    边玉芳:小心翼翼比不小心翼翼要好一点。但是,我觉得有亲子关系做底,有对孩子的了解,就不会是那种小心翼翼的状态。小心翼翼有一个什么好处?就是不该说的话不说了呗。

    主持人:少犯错误。

    边玉芳:至少一些不该说的话不说,那你小心翼翼了,就会少讲一点吧,青春期的孩子很怕啰唆的,所以,作为家长要离这个阶段的孩子远一点。其实,家长和子女的亲子关系是一个由亲密慢慢走向分离的过程,而青春期就在这分离的过程中。同时,孩子在青春期这个阶段其自我管理能力有所增强,并且逐渐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也就是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实行了自我管理,就像张老师刚才说到他家孩子考试考不好一定会难过。

    主持人:他比你难过,他比你在乎。

    边玉芳:对啊。如果他不难过,就是有问题的。尽管学习不是孩子的全部,但也是他在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不可能不在乎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他对自己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我们也不是不沟通、什么都不跟孩子说。

    主持人:小心翼翼是没问题的,至少可以避免少犯错误。

    边玉芳:不是。小心翼翼地背后其实反映出一个问题,一方面至少不去说过头的话,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孩子的不了解,不知道跟孩子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该有的规则和要求还是要有的,不能说进入青春期了,离孩子远一点了,这些就都没有了。这是不可以的。青春期的孩子冲动、不理性,如果家长不去管理,不去要求,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家长对他提出的规则和要求要一如既往,甚至更多、更明确,但交流中不要唠叨,最好能在恰当的时候提一句,孩子就会明白。可以说,这是孩子一生中最聪明的时候。

    主持人:最聪明的时候。

    边玉芳:也是最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一个时期,因为这是我们人脑发育的最后一个高峰期。所以在这一时期,你只要简单的提醒他就可以了,不用长篇大论地去说教。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