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黄沙变良田

万亩黄沙变良田

——杨桥畔镇护绿增美谋振兴

1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发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前途命运。

杨桥畔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传承老一辈奋斗者“引水拉沙 平地造田”的治理沙荒精神,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振兴乡村战略,经历了70多年的努力,终呈现了“万亩黄沙变良田,小桥流水遍人家”的亮丽风景图。

固沙荒,造良田

杨桥畔镇位于陕北高原、长城脚下的毛乌素沙漠南缘。50年代初,杨桥畔正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只见风沙不见人”的真实写照。这里流传这样一首民谣:“荒沙滚滚漫无边,风起风沙遮住天。对面闻声不见人,白天屋内把灯点。禾苗出土风吹走,十年九旱秋不收。穷人生活苦难言,有女不嫁杨桥畔。”

为了防止沙漠化,当时的杨桥畔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引导村民创造了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造林固沙等治沙办法,用过一系列的治沙造林实用技术,把一个荒沙滚滚的不毛之地,改造成绿树成荫、渠道纵横、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农田。这一行动也由此羁绊了毛乌素沙漠蔓延的脚步,使黄沙地逐渐披上了绿衣。杨桥畔镇也因此成为陕北第一个引水拉沙、治沙造田的先进典型,被党的领导人周恩来在北方农业学会上提出“全国宣传杨桥畔”的口号,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兴苗木,调结构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杨桥畔镇逐渐发展为能源化工项目重点实施产业园区,成为陕西榆林范围内的工业重镇之一。为了生产与发展并重,杨桥畔镇党委、政府立足镇域实际情况,积极转变传统种植理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成为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形成了苗木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

植绿树,促振兴

近年来,杨桥畔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做强村集体经济建设,通过人居环境专项整治、爱国卫生运动以及生态宜居项目、义务植树等护绿增美项目的实施,美化绿化了乡村环境,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杨桥畔镇已然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发展理念,各种苗圃、蔬菜棚、采摘园、垂钓园、山药基地、义务植树基地,应接不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认可。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