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的变异

“懒政”的变异

“懒政”是潜伏于权力机关的一种病毒,其特点是种类繁多,时隐时现,且不断变异,花样翻新。

笔者十年前曾写短文《懒政种种》,选择当时出现较多的六种类型进行揭示,即“做样子”“打太极”“装孙子”“买政绩”“一刀切”“吓加压”,其中前四类属于取巧型“懒政”,后两类可归为粗暴型“懒政”。现在的情况如何?

“做样子”,就是遇事只做表面文章而不下功夫落实,即所谓“敲锣打鼓走过场,装模作样放空炮”。这样做既给足了上级面子,自己又省心省力。过去最热衷的是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现在最常见的是口号型表态、填鸭型传达、打卡式学习和先定调子再找例子的调研等。“打太极”,就是遇到难事、有风险的事、不出政绩的事,或推出去,或拖下来,或绕过去。近些年因强化了制度建设和干部教育,此风已有所遏制,但一些“太极高手”仍不收敛,一变而为声东击西,转移领导视线,逃避自身责任。至于腾挪躲闪、装聋作哑的“装孙子”和花钱买稳定、买人心的“买政绩”等现象也远未消失,已向更深层隐去。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特别是整顿党风政纪并组建各级巡视、督导、检查、调研等团组深入基层推动工作以来,“懒政”最明显的变异,是粗暴型趁势而发,一些部门和地区的工作突然“硬了起来”“紧了起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强制性推进、高压性落实的现象。

突出表现:一是靠“一吓二压”,解决问题,获取绩效。遇到矛盾,不去认真研究其来龙去脉和破解方式,而是采取简单的威吓手段,好像凭着“一声吼”就能“闯九州”,只要“施蛮力”就会“出战绩”。一些督导团组的指导思想也出现了偏差,个别干部把查出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查不出就把“工作力度不够”帽子扣上,迫使一些检查工作的团组,“鸡蛋里面找骨头”“有鱼没鱼撒一网”“有枣没枣打三竿”,常常把改革探索中的一些成绩变成了问题,结果严重影响基层干部的干事热情,败坏了实事求是的党风政风。

二是“一刀切”。就是把纷繁复杂的事物不分青红皂白、连皮带骨地作简单切割,以图省心省事。这是常犯常新的老问题。“一刀切”,必然伤筋动骨,造成美丑不分,是非难辨。目前的变化是,下刀的对象更广了,蛮力更大了,伤害性更强了,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上诉告状的景况。

三是事事“留痕”。工作事无巨细,都强行要求“涉事到边、到底、到顶”,在特定规格与一定时限内出方案、建台账、报进度,并且写成材料、制成光盘、上报待查、留存作证。搞不切实际的量化,大量索要文字、图片、佐证材料,且层层加码,甚者出现层层查处的连坐式问责、补充追记多年情况的历史式问责、对问责者问责的反式问责。严令之下,下级不得不“拼命”。结果是被检查单位不得不用很大精力做无用功,文山越堆越高,绩效却越来越低。

四是督察扎堆。中央要求加强督促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但一些领导机关不做精心准备便闻风而动,部门之间横向没有协调,纵向也未沟通,一窝蜂地涌向一些有影响的基层单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短时间内,各类督察团组频频造访,使这些单位承担巨大压力,不得不放下紧张的本职工作勉强应对,督检变成了干扰。还有的,以调研督察之名,随意对地方或单位工作提要求,并据此搞评比打分、排名通报、责任追究,加之扩大规模召开会议、重复检查、重复整改,使督察的初衷走向了反面。

“懒政”本来就是被人们唾弃的病毒,如果发生毒性更强的变异,必然激化社会矛盾,不可不防、不可不治。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