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险、饱经风霜之后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聚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我们经常说的两种风险:“黑天鹅”和“灰犀牛”,也会不期而至。要更好地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革命斗争经验的时候,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三大法宝”。“三大法宝”对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要抓住建党一百周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底线思维。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们党成立以来,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失去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我们要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我们党在一百年中,先后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了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好好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第六,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党能够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长抓不懈。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以遵义会议召开为分水岭,在这之前的1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的领导集体,没有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也没有我们党创立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我们党遭受了两次大的挫折:一次是“大革命”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观原因是我们党犯了右的错误、“左”的错误。
在这之后的1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由于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先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领导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两次转折性的会议:一个是遵义会议,一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次会议对我们党和国家影响极其重大。
从历史上来看,遵义会议后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长征途中,在我们党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张国焘挟兵自重公然另立“中央”,走上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道路。抗战初期,王明在党内拉帮结派,我行我素,不听党中央的指挥,再一次从反面教育了全党。
延安时期,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分歧,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问题,我们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强大的思想政治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同时,我们要看到现在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些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使讲政治的要求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