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职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我国新职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路径

【摘要】近年来,一大批新职业获得蓬勃发展,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仍存在职业领域分布不均衡、职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业培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应完善大学、政府、社会、市场与劳动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人才培育模式,进而以点带面打造新型特色产业链,不断优化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新职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我国全方位、多样化就业途径的需要。

【关键词】新职业  就业  人才  人力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大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并获得蓬勃发展。促进新职业的健康发展,是对新经济时代需求的现实回应,也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多样化就业途径的需要。

新职业的基本特征

新职业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提升而逐步形成的新的社会群体性工作,是新兴业态中的新就业形态。自2015年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来,我国人社部等部门先后发布了三批新职业,其中包括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在线学习服务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等,新职业种类繁多,涵盖多个职业领域,使传统的三百六十行逐渐增长到如今的一千五百多行。职业具有时代性,新职业的劳动力要素也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一是科技革命引发职业变革,对劳动力素养的要求大幅提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智能科技领域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职业主要集中于智能科技、生活服务和健康医疗等领域,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

二是消费升级带来职业分化,劳动力市场的细分趋势愈发显著。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服务有了更加个性化的需求,这促使传统产业行业不断发生变革甚至转化为新职业。《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中介绍了多个生活服务领域的新职业形态,包括宠物摄影师、旅拍策划师、收纳师等,这既反映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普遍升级,同时也体现出当前众多从业者将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转化为长远职业发展的择业态度。此外,近年来人们消费类型的多元化趋势,也促使职业类型分化,并对新职业人群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让就业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青年劳动力不足、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正成为当前社会的现实难题。大量的老年人、残障人员、急危重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要专业化的健康护理和康护训练服务,并由此衍生出一大批新职业,如旨在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照护需求的老年健康评估师等。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于健康产业、医疗护理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将前所未有的增加,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呼吸治疗师等新职业的需求将会呈井喷式增长。这些以往不曾存在的新职业是社会需求快速发展下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新职业的灵活性和强大生命力。

新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由于新职业产生时间较短,整体发展尚不成熟,在职业结构、职业培训、职业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供需不平衡。新职业的类型不断增加,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供给还难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例如,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康复医疗、健康服务等康养类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经济的发展与消费的升级又促使消费者对购买的服务有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要求,传统的家政人员、健康护理人员等难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据统计,当前我国养老护理员的市场需求约为600万人,而实际从业人员不到40万人,存在巨大的人才供给缺口,有待进一步加强新职业人群的教育和培训。

其次,结构不合理。当前诸多新职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和消费升级的巨大需求,并丰富了我国职业的类型,推动了传统职业的变革。但与当前我国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和服务要求相比较,新职业的类型还比较单一,体系结构和人才队伍都有待完善。

再次,保障不完善。新职业在提供大批新就业岗位、吸纳传动劳动力就业创业的同时,一些劳动用工问题也逐渐产生。互联网平台就业模式下的劳动关系不明晰、难以被界定,在适用劳动标准、社会保险政策时无法对接。这不仅不利于新职业从业者自身劳动成果与职业权益的保障,同时也为人社部门的监管带来极大挑战,不利于新职业的类型扩充和人才队伍建设。

最后,培育不充分。面对巨大的新职业人才缺口,作为新职业人才主要供给者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暴露出急于求成的乱象。例如,一些院校忽略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扎堆开设一些热门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专业,但却无法在教师、教材、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导致一些新开设的专业有名无实,学生的职业前景一片黯淡。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打着“网红孵化”“直播带货”等旗号,骗取“零粉丝”“零基础”的学员高昂的学费,但其自身的教学质量却根本无法与宣传效果相符。

推动新职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定义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数据这五大要素。新职业的出现反映出市场对劳动力和技术的新需求,以要素改革为指导探索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促进新职业发展的重大契机。结合人力资源的开发趋势和新职业的发展形态,需要充分发挥大学、政府、社会、市场、劳动者等多方主体的力量,采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搭建新职业人才发展的立体框架。

第一,大学应培养和引进一批新职业人才,充实新职业的人才队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50%,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但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正时刻影响着市场需求和人才的规格。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供给质量与市场对于新职业人群的巨大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人力要素未得到充分的配置和使用,造成摩擦性失业,影响教育投入激励机制的运行与社会市场的稳定发展。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进行重新审视。首先,大学应树立多元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引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其次,要加快大学育人体系改革,注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再次,各职业院校要紧跟社会需求,将国家战略发展、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以及自身建设的目标定位相结合,加大对新职业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专业课程,同时提升专业实践类课程比重,探索培育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最后,各级各类院校机构应摒弃“单打独斗”式的人才培养观,以各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为依据,灵活地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在制定新职业人才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课程资源等方面,通过国际交流合作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快推进模块式课程、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同时秉承“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产业开展研究,并培养和引进一批新职业人才,充实新职业的人才队伍。

第二,政府应加大对新职业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力度,加快建设适应新职业发展形态的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新职业的发展对政府在传统的管理手段、劳动法律体系、就业管理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新职业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力度,建立双向互动的人力资本投资保障制度,引导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教育、医疗、智能科技、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技能培训倾斜,为新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性供给。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新职业发展相关的场地、资金、技术、数据、模式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新职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其次,随着新职业类型不断丰富,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加快新职业的准入规则建设,为开展新职业人群的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提供明确的职业技能认定标准,以具体化、可操作的文件政策指导新职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应加快建设适应新职业发展形态的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遵循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规范新职业人群的劳动成果认定和使用权流程,针对新职业灵活多样的形态特征,尤其要强化对跨平台、多雇主间的灵活就业劳动权益的保障,及时更新相关的政策法律,不断补齐短板,切实解决新职业从业者的后顾之忧,调动其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政府还应保障新职业者在所处地区及领域的合法权益,鼓励劳动力跨部门、跨地区性灵活流动,增强人力资本的良性互动。

第三,社会各界应营造自由宽松的新职业发展环境。新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就业环境的塑造至关重要。首先,社会各界要营造自由宽松的新职业发展环境,尤其要注重发挥媒体对于社会环境与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作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看待新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去学习和从事与新职业相关的工作;其次,要建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社会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全社会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鼓励人力资源培训企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帮助劳动者不断提升适应社会新发展需求和新就业形态的能力,为新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最后,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组织参与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开通专项社会资金项目,不断丰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丰富的经济来源和动力支持。

第四,加快市场化改革,健全做大劳动力就业市场。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把握当前人工智能、5G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市场运作的时空局限,加强网络化市场建设与智能化市场管理,以大数据作支撑不断完善市场运行和交易机制,增强市场运作的灵活性以及人们对市场发展变化的了解和适应能力;其次,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扩大要素市场配置的内容和范围,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健全做大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人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机制,为新职业人群提供宽松有保障的发展环境,鼓励传统从业人员向新职业者过渡和转型。

第五,劳动者应热情拥抱新职业,主动适应和推进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应当调整自身的择业观,一方面要主动应对职业领域的新变化,增强应对职业危机与挑战的意识和能力,在行业转变与职业变革的过程中找准个人定位,热情拥抱新职业,主动适应和推进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更要摒弃利用新职业实现“一夜暴富”“全网爆红”等功利主义心态,新职业的“神话”虽有,但成功不可复制,广大劳动者应充分认识到,唯有在专业水准、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等方面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行稳致远。

(作者分别为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院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市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别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WU200910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