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激发经济社会新活力

新职业激发经济社会新活力

 17个新职业正式发布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据7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第七批新职业,包括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个新职业,智慧仓运维员、旅拍定制师等42个新工种,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累计发布了110个新职业。

新职业开辟就业新空间。在沈阳多福乐居养老服务中心,“90后”护理部主任马迪的日常工作,折射出银发经济催生的职业变革。新职业的魅力在于打破传统就业边界。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廖东的工作,将航空技术、数据分析与应急管理深度融合,这种“技术+场景”的复合技能需求,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低空经济。据人社部统计,近两年新职业建议书数量翻倍增长,2024年收到400余份申请,反映出产业变革中蕴藏的巨大就业潜力。新职业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就业的固有模式,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元、更灵活的就业选择。它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行业和领域,而是跨越了技术、服务、管理等多个维度,让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这种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不仅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更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新职业绘就发展新图景。在重庆珐斯通航的监控中心,廖东操控的无人机正在构建城市应急物流网络,这种低空经济的创新应用,使医疗物资配送时效大幅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不仅催生新职业,更重塑着生产组织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的出现,加速了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新业态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当旅拍定制师在丽江古城为游客打造个性化旅行记忆,当室内环境治理员为新装修家庭检测甲醛含量,这些职业背后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服务业革命。

新职业激活社会创新活力。新职业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更激活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新职业强调创新能力和复合技能,这与年轻人思维活跃、敢于尝试的特质高度契合。在新职业的舞台上,年轻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这一职业,就需要从业者具备对新技术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测试和优化系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这种创新氛围的营造,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职业的涌现,也促进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它让人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个新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消除职业歧视,营造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选择的职业道路上追逐梦想、实现价值。

从无人机群掠过城市天际线,到养老服务师守护夕阳余晖,新职业正在书写中国发展的新篇章。这些职业不仅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风向标,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度量衡。当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破除职业发展的制度壁垒,完善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新职业必将成为激发经济社会活力的强劲引擎,推动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宣讲家网 李军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视频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灿熙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